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就像我們大班的楊旗,每天早上爸爸送她上幼兒園都要走十多里的山路,每天兩個來回需要的不僅是體力還有毅力以及對孩子的愛,有一天我無意中問道:“楊旗,你是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楊旗竟然說喜歡媽媽,不喜歡爸爸,驚訝的同時我在思考: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tài)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于是我就想滲透了一些關于爸爸的活動,引導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了解爸爸的工作,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yè),進而對爸爸產生敬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從活動材料上及自己設計上展開我的說課:《方臉和圓臉》從材料價值的挖掘上來看有認知方面、情感態(tài)度方面及其他方面的知識。在最先考慮活動設計上在,自己不夠理性自己不夠理性,想在一個活動中把《方臉和圓臉》這個活動材料所有對幼兒學習有價值的東西都體現(xiàn)出來。想在活動中體現(xiàn)幼兒的認知能力,讓幼兒掌握更多的關于物體形狀的知識和經驗,又想在情感能力上使幼兒理解一家人在一起要開開心心的。這樣面面俱到,反而使整個活動看上去很亂,給人一種不清晰地,活動重點不突出。
2、活動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對幼兒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中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語言基礎,思維和表達能力也有了相應發(fā)展,這樣可以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由表達自己對陌生人的認識,而如何辨別陌生人的善于惡,靈活應對陌生人的來訪又對幼兒的社會交往智能是一個考驗。3、對幼兒實施自我保護的教育符合《綱要》精神。《綱要》中指出:“幼兒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二、說教材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以哄騙為手段拐賣兒童,他們的罪惡行徑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摧殘,使許多家庭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給社會也帶來極大的危害。在公安機關追蹤調查的同時,我們教師從教育角度著手讓孩子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從某種程度上加強了幼兒的保護力度。選取《不跟陌生人走》開展活動三、說活動目標1、(認知目標)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2、(情感目標)樹立初步的防范意識。3、(能力目標)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說重點難點活動重點:樹立防范意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第三環(huán)節(jié))活動難點: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環(huán)節(jié))
2、 在活動過程中根據(jù)物體的大小特征匹配相應大小的物體。3、 嘗試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顒舆^程:1、 集體活動。 (1) 給四只大小不同的小貓排序。 教師出示圖片小貓,提問:它們是誰?一共有幾只?他們有什么不一樣?誰會幫它們排隊?先帶領幼兒數(shù)數(shù)1、2、3、4只貓,然后大家確定開始的地方,幼兒上來排序,其他幼兒看排大的對不對,并集體講述她是怎么排序的。(2) 給小貓送魚。 教師出示三條魚的圖片。問:這是什么?誰最愛吃魚?那我們把這些魚送給小貓好嗎?看看這些魚有什么不一樣?想想應該怎么送?幼兒操作,師生共同檢查,教師引導說出:最小的魚送給最小的貓,大一點魚送給大一點的貓,最大的魚送給最大的貓。大家集體練習一次。
2、樂意參加操作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范圖;各種小動物的拼圖?! ?3、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1、觀察完整的小動物拼圖?! ?教師出示完整的小動物拼圖。寶寶們,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你們認識它們嗎? 引導幼兒跟每個小動物問好。
2、提高左右手動作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畫有水果輪廓的涂畫紙若干、蘋果剪紙若干、玉米粒,自制各種喂小動物玩具、積木、自制小手鐲每人一副(黃、藍兩色) 【活動過程】一、教師邊念《小小手》兒歌邊做動作,導入活動?! ⌒∨笥?,現(xiàn)在我給大家念個兒歌聽好嗎?“拍拍手、拉拉手,我們都有一雙手,穿衣服、扣紐扣,洗臉、刷牙和梳頭,畫畫也要用小手,小小手、小小手,真是我的好朋友?!鼻疲∥业男∈终婺芨?,你們的小手會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兒互相討論交流并講述小手能做什么事情。
2、培養(yǎng)按數(shù)量歸類的能力。 3、通過游戲,提高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有1、2、3個斑點的瓢蟲圖片若干;分別粘有1、2、3個圓點的樹葉3片;小紙蟲若干;兒歌錄音:小瓢蟲。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幼共同玩手指游戲:小瓢蟲。 二、利用圖片,練習手口一致數(shù)3以內的數(shù)。 通過數(shù)瓢蟲身上的斑點及瓢蟲數(shù),鞏固數(shù)數(shù)1、2、3。
2.通過匹配游戲,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聯(lián)系,初步獲得相應的經驗。 3.體驗數(shù)學游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實物:熱水瓶、杯子、碗、勺子、鞋子、圍巾、手套、襪子、牙膏、牙刷等?! ?2.圖片:雨傘、雨鞋、菜刀、砧板等?! ?3.幼兒操作圖片 活動過程: 1.通過看實物展,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實物展?! ?(2) 師:寶寶,今天 陸 老師帶來了很多東西,請你們來看一看,它們是什么?有什么用的? (3) 看完以后請寶寶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用來做什么的? 2.實物找朋友?! ?(1) 師:寶寶們真棒,都說出了他們的用途,現(xiàn)在要請寶寶給這些物品找朋友,你們愿意嗎?
活動目標:1、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嘗試列出得數(shù)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號、等于號的含義。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3、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1、城堡圖一幅(三層)第一層:魚塘第二層:花園第三層:水果店 (1條熱帶魚+1條金魚=1條熱帶魚1條金魚)圖一幅 2、幼兒操作材料(+、=40個,數(shù)字1、1、2各40張)、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兒兩種)、水果購物券84張 知識準備:幼兒會以游戲的方式進行2的組成
活動準備: 魔術師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種圖形卡片各一張,頭飾各一個,不同表情的三種圖形卡通掛飾每人一個,三種圖形的彩色卡片若干(粘在“圖形媽媽”身上),三種圖形的標志牌各一個,戶外布置好“小商場”,三種不同形狀的實物若干?! 』顒舆^程:(一)以變魔術的游戲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老師打扮成魔術師的樣子對孩子們說:“我是神奇的魔術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邊說邊轉一圈,從袖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問:(1)我變出了什么? (2)三角形有幾條邊?(伸出手點數(shù)) (3)你見過什么東西是三角形形狀的? 2、用同樣方法,從左兜里變出正方形,提問相似問題?! ?3、用同樣方法,從右兜里變出圓形,提問相似問題?! 。ǘ┻M行游戲:圖形娃娃找家 1、以魔術師的身份變出圖形娃娃,送給孩子們。 師:我的本領可大了,還能把你們變成圖形娃娃,看我變變變(從隱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圖形娃娃掛飾,讓幼兒辨認形狀),你喜歡哪一個,就自取一個掛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狀的娃娃?
【活動目標】1.發(fā)展幼兒對顏色、6以內數(shù)量的感知。2.幼兒能嘗試簡單的分類。3.體驗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黃、綠花若干;紅、黃、綠圓點即時貼若干;白色紙花,花心分別為紅、黃、綠,花瓣為4、5、6片;音樂磁帶《春天》《找朋友》;貼有數(shù)字4、5、6的三個花籃。
【活動準備】 1、小兔手偶一個、魔術袋一個。 2、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3、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圖形)。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森林里,小兔的房子被大風吹倒了,我們一起幫它造一座房子吧。 2、幫小兔造房子,復習幾何圖形。 引導幼兒從魔術袋里摸出不同圖形,并用摸出的幾何圖形給小兔造房子,復習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2、 能將自己在活動中的發(fā)現(xiàn)大膽地表述出來。3、 愿意參與實驗活動,對科學實驗有興趣。準備:1、 一杯白糖水,標記指示圖,磁鐵板一塊。2、 裝有溫開水的水壺每組兩把,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盤,小勺、水杯人手一個,蓋布四塊。過程:一、觀察活動,引入課題。——教師出示一杯白糖水,讓幼兒猜猜是什么水?——請個別幼兒品嘗,說說是什么味道的。——猜測活動:水怎么會是甜的?
【幼兒分析】 小班的小朋友年齡普遍偏小,再加上家長對方面的教育相對薄弱點,剛入園時只有幾個幼兒能認識幾種主色調,大部分的幼兒一種顏色也不認識。因此如何教會幼兒認識顏色是我們老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讓幼兒迅速掌握顏色,我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本次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相關課題情景的內容,讓孩子們在興高采烈地活動、游戲中不知不覺的掌握抽象的顏色。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對顏色的興趣,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 3、初步在探索中懂得將兩種顏色混在一起可以變成另外的一種顏色,產生探索周圍事物顏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顏料、棉簽若干、顏料盒若干。 2、透明玻璃板若干。 3、顏色小精靈的圖片一張。 4、繪畫紙人手一份。
當代教育論認為教育過程就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師幼互動是本活動的教法學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是音樂活動的探索者,學習者和創(chuàng)造者,幼兒帶著對音樂的熱愛,帶著對音樂教育活動的期盼、帶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zhàn),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自由地與音樂交流、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優(yōu)美的動作,對于音樂活動的愉快體驗主動與老師溝通,吸取經驗,并獲得教師的支持、幫助,與鼓勵。另一方面,教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和促進者,也是幼兒音樂表現(xiàn)和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的發(fā)現(xiàn)者、欣賞者和學習者。教師為幼兒營造一個愉快、歡樂、無拘無束的音樂游戲氛圍,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幼兒音樂學習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動機興趣,充分體驗到音樂游戲所表達的快樂,讓幼兒有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為此,我為《我會變》這一活動確定了以下的目標:1、跟著音樂愉快地做動作,喜歡參與活動。2、嘗試用身體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各種水果的造型。
二、幼兒情況分析:小班孩子年齡小,他們必須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fā)現(xiàn)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們常常愛往雨中跑:接著雨滴、踩著水坑等等。對雨是興趣昂然、情有獨鐘。我們便可利用孩子這個興趣點,又發(fā)生在孩子周邊的生活經驗開展有益的教育活動,從而真正體現(xiàn)《綱要》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三、活動目標設計: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受雨聲、下雨時的景象,能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2、培養(yǎng)幼兒對雨的喜愛之情及對自然現(xiàn)象的關注。四、設計思路:《綱要》在教育與發(fā)展之間堅持了“既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又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觀點。所以設計整個活動時,我注重強調將教師作為幼兒發(fā)展的引導者,支持幼兒的自主發(fā)展,在支持中進行有效引導?;顒又校彝ㄟ^幾個問題的提出,引導孩子利用各種感官,去看雨、聽雨、接雨、踩雨,啟發(fā)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去充分感受、表達,實現(xiàn)師幼互動。
1、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飲食習慣不好,有挑食和厭食現(xiàn)象。2、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懂得遵守集體規(guī)則。3、大部分幼兒習慣說方言,口齒不清晰,還有少數(shù)幼兒不愿開口說話,個別幼兒不會使用普通話。4、未能與同伴共同使用玩具,喜歡爭搶玩具。
一是充分發(fā)揮“五+2”矛盾排查預警和及時調處機制,做好信息暢通和應急工作,整合資源有效處置突發(fā)性事件。由于應急措施到位,妥善化解了**拆除**連廊和天橋、****糾紛、**廠房租賃合同糾紛,******高壓線事件等**事件。截至目前,我辦直接處理并化解的突出隱患糾紛**宗,已化解**宗,調處成功率96.6%。二是做好**群體穩(wěn)控。繼續(xù)深入落實“1對1”助困幫扶穩(wěn)控機制,在今年各重大敏感節(jié)點中,共勸導化解赴外地**6次,轄區(qū)內均未發(fā)生**和不穩(wěn)定狀況。三是深入落實街道綜治**維穩(wěn)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今年以來,綜治**維穩(wěn)中心調處高效,共及時分流并調處各類糾紛**宗,調處成功率100%。
2、認識顏色標記,能按照顏色標記的提示,選擇相應顏色的實物或給實物涂色?! ? 3、樂意參加數(shù)學活動,能自己動腦完成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紅、黃、藍色的油畫棒,紅、黃、藍色的玩具若干,三個簍子,上面分別貼有紅、黃、藍標記?! ? 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紅、黃、藍色彩色筆或油畫棒?! ? 活動過程: 一、 認識顏色及顏色標記?! ? 1、師:小朋友,你想當一名小畫家嗎?小畫家要用什么來畫畫呢? 2、師: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畫筆的顏色嗎?老師來考考你們。(師出示紅、黃、藍三色油畫棒,帶領大家一起認識畫筆顏色。) 3、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這是顏色標記,你們認識這些顏色標記嗎?(師分別用紅黃藍畫筆在紙上畫顏色標記,引導幼兒認識紅色、黃色、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