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及疑問,和同伴互相合作玩游戲 3、 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活動準備: 1、 紅、黃、藍、綠的玻璃紙、各色布、皺紋紙若干,大小能覆蓋手電筒口 2、 手電筒幼兒人手一個 3、 一段節(jié)奏強烈的音樂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要和你們玩一個很好玩的你們從沒玩過的游戲,好嗎?” 教師打開手電筒,將光照射到活動室墻面上,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么?” 幼兒自由講述 師:“現在請你們猜一猜,如果在手電筒前面蒙上一塊紅布,會怎么樣?”幼兒自由講述
2、活動中,能根據身體的冷熱及時地穿脫衣服,提高生活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讓幼兒理解:出汗受涼為什么容易引起感冒生病?從而學會根據身體的冷熱,及時地穿衣服?! ≌f明 幼兒活動量相對較大,固也容易出汗。由于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生活能力有限,在活動過程中,不能根據身體的冷熱情況,及時地穿脫衣服。由于成人有時也往往顧及不上提醒幼兒,因此而造成出汗吹風受涼感冒生病。所以,有必要讓幼兒學會自己能根據身體冷熱,及時穿脫衣服。一方面能促進保護幼兒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能力。隨著大班幼兒認識能力的發(fā)展,如果能通過直觀形象的教育,讓他們獲得感知、體驗,那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圖片二幅(①有幾個小朋友在玩球,玩得滿頭大汗。②其中一小朋友躺在床上生病模樣) 2、干、濕小毛巾若干條。 3、幼兒基本上都會穿脫衣服。 4、創(chuàng)設“快樂小幫手”活動。(選自《生活》教材68頁。)
(二)對種子粘貼畫這種作畫方式感興趣。(三)在做做玩玩中體驗快樂的情緒。二、活動準備范畫兩張、每組一筐種子、每組一碗白膠、幼兒人手一張鉛畫紙和鉛筆。三、活動過程(一)引入課題1、出示幾種常見的種子,(已經對種子有初步的了解)讓幼兒加深印象。師:小朋友,前幾天我們認識了幾種種子寶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它們。(紅豆、綠豆、豌豆、黃豆、蠶豆、、、、、)師:對,如果我們把這些種子寶寶養(yǎng)在水里或者埋在泥土里,它們不僅可以發(fā)芽,長成各種各樣的植物,而且我們還可以讓它變魔術呢!你們想不想看一下,老師把種子寶寶變成了什么魔術呢?
第一區(qū):染色目的:學習用宣紙進行染色,并能進行較難折紙的染色。重點:引導幼兒在染色時對色彩的調配和蘸色位置,以區(qū)別不同的染色效果。難點:能在簡單的基礎上進行較難的折紙法進行染色。準備:顏料、宣紙、抹布、KT板。第二區(qū):撕貼目的:讓小朋友通過對紙的撕、貼、畫來表現對作品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重點:能將紙片疏密不均的貼在輪廓圖內。難點:注意冷暖色調的對比。準備:蠟光紙、掛歷紙、舊圖書、底版圖、膠水、抹布、字紙簍、蠟筆。
二、活動目標:1、 試用多種材料,在光滑的瓶身上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裝飾,能耐心地完成作品。2、 讓幼兒學習、體驗新的裝飾方法:“灌沙”法、“粘沙”法。3、 感受作品的色彩美,體驗成功的快樂。三、活動準備:1、 各種瓶子,作品展示臺。2、 彩紙、固體膠、剪刀、橡皮泥、彩沙、膠帶、毛筆、丙稀顏料。3、 統計表。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動手及表現能力。 準備: 一次性盤子人手一只,橡皮泥若干:每張桌上放一只魚缸(事先用布遮蓋),內有蝌蚪、水草、玻璃彈子等:背景圖一幅(上面畫有一只大青蛙,事先用布遮蓋):錄音機及錄有青蛙叫聲的磁帶。 過程:一、引起興趣1.美麗的春天來到了,小草從泥土里鉆出來了,柳樹長出了嫩綠的新葉,迎春花張開了小嗽叭,小螞蟻伸伸懶腰,小蜜蜂、小蝴蝶也跳起了舞,你們聽,又有誰來了?(錄音機傳出青蛙的叫聲,教師適時掀開背景圖上的遮布。)2.青蛙媽**小寶寶是誰?它們來了嗎?(幼兒回答后,教師掀開魚缸上的遮布。)
2、體驗在寒冬中太陽的作用?;顒訙蕚洌合灩P、彩色水筆。選用各色蠟筆畫太陽并涂得濃厚——選擇與太陽對比的顏色畫光芒,并裝飾圖案——用彩色水筆涂畫喜歡太陽的人和物。 活動過程:一、欣賞與討論清晨,太陽公公升起來了,它放出美麗的光芒。太陽公公紅色送給的小紅花和紅蘋果;把綠色送給了大樹和小草;把藍色送給了大海,又把五顏六色送給了小雨。太陽公公來到了小拇指幼兒園,看到了高樓、玩具和小朋友,他想:我要把最最美的顏色送給他們。(1)你們喜歡太陽公公送顏色給你們嘛?你平時看見太陽有些什么顏色呢?(2)它的光芒就像太陽公公的衣服,該給太陽公公穿件怎么樣的新衣服呢?(3)觀察比較不同顏色的太陽公公和不同圖案裝飾的光芒。太陽公公:“謝謝小朋友,讓我穿上這么美麗的衣服?!彼吐叵律搅?,明天清晨它又要在東方升起,把美麗的光芒帶給大地。
1、 結合生活經驗嘗試用泥表現人物的簡單動態(tài)。2、 體驗大膽創(chuàng)作的愉悅。活動準備:1、 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借助錄象、圖片或到公園 實地觀察等形式,豐富有關雕像的知識。2、 物質準備:泥及各種制泥工具、雕像成品一件?;顒舆^程:一、 引出活動1、 以故事引出游戲情景教師:“今天老師告訴小朋友一件很奇怪的事,你們想不想聽呀?”(想)“從前,在一個美麗的城市里,有一群雕像,一到晚上,它們就快樂地在一起跳舞。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們立即變成雕像,向城里的人們展示自己的美麗?!保ǚ治觯哼@里一開始引用提問的方式集中幼兒的注意以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邏輯判斷能力。3、愿意參加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樂趣?;顒訙蕚洌?、學具:小旗人手一套。2、教具:大數卡一套、房子五座、小旗一面、五種小動物活動過程: 一、用第幾座的形式表示不同顏色的房子分別在第幾座1、出示房子提問:他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紅、黃、藍、綠、紫)一共有幾座?紅房子在第幾座?你是從哪邊開始數的?有不一樣的嗎?2、出示小旗提問:現在,我們從哪邊開始數?3、做門牌卡:紅房子在第一座,用數字幾表示?(請幼兒找數字貼在房頂上)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游戲中復習5以內的數數,序數和排序。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3、趣味識字: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顒訙蕚洌? 1、貼絨水果娃娃5個(背后貼有水果),顏色不同的卡車5輛,二進制游戲圖片一張,各種水果拼圖20張。 2、每組1----5數字卡片若干。識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水果娃娃,引起興趣?!敖裉?,老師請來了水果娃娃,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幾種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 1、猜數和排序 (1)猜數 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zhèn)€猜數的游戲,每個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個數字,你們想知道是數字幾嗎? a、梨子娃娃說;“我比2多1”,誰知道這個數字是幾呢? B、葡萄娃娃說“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說“我是1-----5數字中最小的那個數,是數字幾呢? D、你們看看1----5數字中還剩下哪兩個數呢?那西瓜娃娃和蘋果娃娃誰是2誰是5呢?西瓜娃娃說:“我的數字比蘋果娃娃大,誰能告訴大家是幾?那蘋果娃娃是數 字幾? (2)鞏固 現在老師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加以驗證。師指認每個水果娃娃,讓幼兒說出背后的數字。 (3)猜猜少了哪個數? 現在老師任意拿走一樣水果,問少了幾,是什么水果,重復指認水果和數字。
2、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圖形標記,并學習按照圖形標記制作相應的形狀。 3、能注意操作過程中的書面整潔,樂意邊操作邊講述?! 』顒訙蕚洌骸?、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餅干(均未拆封)若干。 2、三只毛絨小動物,每個小動物胸口有一個形狀標記?!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大圖片。 4、幼兒用書(P10—11)人手一冊 5、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印章(或小圖片),顏料等若干?! 』顒舆^程: 一、觀察餅干的形狀,了解形狀的主要特征。1、出示餅干,請幼兒說說:這是什么?它有哪些形狀?你喜歡吃什么形狀的餅干? 2、教師(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是什么樣子的? 3、教師折疊圖形,引導幼兒直觀感受圖形的特征呢感,使幼兒知道:圓形是圓圓的,沒有尖尖的角;正方形有四個一樣大的角,一樣長的邊;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
活動準備: 禮物卡片,統計表。數字1——7 活動過程: 我給媽媽送禮物 ——將禮物事先放在教室的周圍桌子上 ——展示7種禮物卡,幼兒說出禮物卡上的內容,數數一共有幾種禮物。 ——猜猜媽媽會喜歡那種禮物,并選擇一種最想送給媽媽的禮物統計禮物的數量 ——手那相同禮物統計表的幼兒圍在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幾個人 ——教師出示統計表,請每組派一名幼兒早統計表上畫上相應數量的符號 ——數一數那組人數最多,那組人數最少,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能力?! 。刍顒訙蕚洌?、教具⑴教學課件(第一幅圖出現10個小數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后一幅依次出現1-10 ,每幅畫出現一個數字)⑵1——10的數字頭飾。⑶用廢舊的紙盒做立體的小火車一列(要有10個車廂,并且把10個數字依次貼在車廂上)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張。2、學具 幼兒每人一支膠棒,一套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數字卡片各一套,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車(10節(jié)車廂,在每節(jié)車廂上刻一條縫,讓幼兒能把水果卡片插進去)
一、活動目標能了解媽媽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愛護媽媽二、 活動重難點重點:讓幼兒充分感受媽媽的愛。難點:讓幼兒懂得愛護媽媽。三、 活動準備1、 媽媽懷孕時的照片、各種哺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錄像。2、 音樂《小烏鴉愛媽媽》。3、 邀請家長1—2名。
二、活動準備錄音機和磁帶三、活動過程1.在運動員進行曲的伴奏下,幼兒走進教室。2.回憶樂曲。提問:這首樂曲的名字叫什么?它是在什么時候使用的樂曲?它給人什么感覺?3.完整欣賞樂曲,引導幼兒辨別樂曲的三段變化。
2、能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了解樂曲三段體曲式結構。3、能通過多種形式(語言描述、動作等)大膽的表現對樂曲的感知。活動準備:錄象、錄音磁帶、錄音機、道具?;顒咏ㄗh:1、欣賞第一遍音樂:“你聽時有什么感覺?聽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啟發(fā)幼兒做一些環(huán)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養(yǎng)幼兒自覺保護的良好習慣?;顒訙蕚洌赫n件制作、小小外星人、掛圖一副。活動重點:使幼兒懂得要保護環(huán)境。活動難點:讓幼兒能主動參與保護環(huán)境?;顒舆^程:(一)導入部分:“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徐老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他是誰?”外星人“貝貝”出現引起幼兒的注意。(“貝貝”我介紹:“hello!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貝貝,來自另外一個星球。我們的星球上什么也沒有,很荒涼,媽媽告訴我,地球是個很美的地方,我就來到這里??煽吹降牟⒉幌駤寢屨f的那么美。我拍了幾幅照片,小朋友你們看。)并引出課題。(二)基本部分:1、教師演示課件(1—3幅圖),并提問:“誰來說一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幼兒回答)為什么不對呢?(幼兒回答),幼兒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演示課件。2、:“他們的行為都不對,因為這破壞了我們美麗的環(huán)境,那么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幼兒回答)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著急心情,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過程:開始部分(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二)基本部分:1、情景表演,讓幼兒了解小貓丟了東西著急、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后高興的心情。提問: 1、小貓丟了什么?心里怎么樣?(著急、難過)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 (他說了什么?)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小結: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著見小貓這么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么? 心里怎樣?(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里怎樣?(3)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么做的? 心里怎么樣?
2、了解不同崗位的教師及“老師”這一稱呼的特定含義。3、了解教師的基本職責。4、培養(yǎng)幼兒對教師的感情。活動準備:l、彩筆、繪畫紙2、橡皮泥3、錄音機活動步驟:l、討論老師的工作是什么?班級里的教師每天的工作都是怎樣安排的?2、老師的節(jié)日是哪一天?老師在節(jié)日里可以怎樣慶祝?3、想想除了給學生上課的人被稱為“老師”外,其他還在什么場合稱呼別人老師?
[活動準備] 棉線、扣子、取掉尖的牙簽(與幼兒人數一樣多)?! 。刍顒舆^程] 解決的問題:怎樣才能讓一根棉線穿過扣子的兩個孔,使扣子穿在線上?! ∮變河懻?。(1)把線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從另一個小孔中穿出來。(2)把線的一頭穿在一個小孔中,把線的另一頭穿在另一個小孔中。 做一做。(1)把線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從另一個小孔中穿出來。(2)幼兒把穿好的扣子兩頭打上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