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人教版高中語文《詩三首》教案

  • 《長恨歌》教案

    《長恨歌》教案

    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清唱劇《長恨歌》故事內容:公元755年,唐玄宗沉迷酒色,終日與楊貴妃尋歡作樂,不理朝政,以致使楊國忠專權誤國。在內地兵力空虛的時候,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借“討伐楊國忠”為名發(fā)動叛亂。安祿山起兵漁陽,很快就占領洛陽、長安。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向四川成都逃去,途經馬嵬坡,士兵憤慨,埋怨君王寵幸楊貴妃及其兄楊國忠,致使百姓家散人亡,遂奮起殺死楊國忠。同時唐玄宗迫于壓力不得不賜死楊貴妃。故事的結局是悲劇性的。二、新授課聆聽《漁陽鼙鼓動地來》和《山在虛無縹緲間》三、相關音樂知識:1、清唱?。呵宄獎∫步猩駝 J前吐蹇藭r期的一種混合歌樂的形式,由許多樂章組成,包括詠嘆調,宜敘調、重唱、合唱等形體。其題材內容包括:抒情的、戲劇的、歷史的或宗教的。無布景動作與服裝,多在教堂或音樂廳演出。2、外國著名的清唱?。汉nD《四季》、亨德爾《彌散亞》(欣賞片段)。四、課后延展:課下搜索:在音樂史上還有那些作曲家寫過“清唱劇“?

  • 《智斗》教案

    《智斗》教案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讓學生在京劇的音樂中進入教室(動作可自由。)二、導入。1、老師讓學生唱一唱上一節(jié)課的《唱臉譜》并且說出歌曲中有幾種臉譜及各種臉譜的特點(多媒體同時播放一段京劇,讓學生注意京劇中的臉譜、行頭、人物的動作、表情等。)2、老師、同學們:你們對京劇知道多少?(學生暢所欲言)京劇是中國的國粹。特別是臉譜、服裝等,是中國物質文化的寶貴遺產。你們喜歡嗎?三、欣賞感受。(一)《包龍圖打坐在開分那府》。1、老師出示臉譜問:同學們剛才你們看到這個臉譜嗎?代表什嗎?(正義,鐵面無私)常用來代表誰?(包公、張飛。)2、師:對他們都是正義的象征,今天咱們講一個關于包公的故事。(先簡介一下《鍘美案》的劇情,激起同學的憤慨。師:咱們先看一下包公是怎樣對待忘恩負義的陳世美的?3、大屏幕放錄音唱段,老師提出問題,哪部分情緒激昂,哪部分節(jié)奏舒緩。(先照對歌詞,有助于學生對唱詞的理解。)放錄音第二遍,師生互填表。4、拓展延伸。讓學生舒一下情懷,假如你遇到如此情況,是剛正不阿主持正義,還是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學生自由議論,熱烈發(fā)言。)

  • 《長恨歌》教案

    《長恨歌》教案

    教學過程:一、新授課1、作者簡介及創(chuàng)作背景:黃自(略)。創(chuàng)作背景:《長恨歌》的歌曲是韋翰章根據元曲《長生殿》和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改編的。1932年的中國局勢可說頗混亂,“九.一八”事變后,大家的愛國情緒可說達至沸點,當時選取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指出政治不清明,就會引起民族災難,正如唐玄宗沉迷酒色而引致安史之亂一樣。作品本身雖然描述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但它的實質的借古諷今,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愛國熱忱。2、深層感悟:復聽作品;模擬角色:把自己當做一名忠心耿耿的大臣或士兵,投入到角色之中,設身處地地體會在邊關告急,權臣造反,皇帝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形勢下,士兵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深層次體會作品的內涵。)3、拓展與探究:(1)對比《漁陽鼙鼓動地來》與《山在虛無縹緲間》。(2)楊貴妃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雍容、華貴,擅長歌舞,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展示圖片。)(3)深入拓展:欣賞其他姊妹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京劇《貴妃醉酒》。4、在黃自的《踏雪尋梅》中結束本課。

  • 《智斗》教案

    《智斗》教案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欣賞歌曲《唱臉譜》。設問: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與以往聽到的歌曲有什么不同?你在什么地方聽到過京劇?你知道哪些關于京劇的知識?導入: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是第一個走向國際舞臺的,代表中華民族的表演藝術。所以我認為作為中國人,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國寶——我們的京劇藝術。(二)新課教學。1、欣賞京劇《智斗》(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選段)。a。簡介人物身份、故事情節(jié)后聽賞《智斗》。b。這三個人物之間的關系?這三個人物在劇中的性格形象分別有什么特點?(1)唱腔:西皮。反西皮 :是[西皮]聲腔的一種曲調,它是從[西皮]正調中演生出來的。是正[西皮]的反調,即向下四度發(fā)展轉化而成。[反西皮]和[西皮]一樣大多是"眼起板落",開唱在眼上,末句落在板上。請注意:[反西皮]的下句落音往往是低音5和中音1,和[西皮]相比,音調較低沉,常常用于表現(xiàn)人物內心思索的過程。(2)板式:搖板(緊拉慢唱)。流水板(一拍子):流水板就是一種形似流水一樣的板式,節(jié)奏比較快,但不是像波濤滾滾的長江那樣跌宕起伏,而是像水流平緩的涓涓小溪,用快而不急的節(jié)奏,把人物的內心感情抒發(fā)出來,多用于對事物的敘述和自我表白。比流水板節(jié)奏更加快的,則是“快板”??彀逵糜趧≈腥宋锂惓<?,或事態(tài)急劇變化,或矛盾瞬間變得激烈時,往往把劇情引向高潮。

  • 《走絳州》教案

    《走絳州》教案

    一、走進西部1.歌聲引進西部。2.影片簡介西部。課件展示黃河、黃土高坡以及黃土高原上人們的生活。介紹西部的地理環(huán)境和風土人情,了解它們與當?shù)氐囊魳分g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二、西部放歌1.聽《黃河船夫曲》(l)聆聽(2)跟唱(3)表演師:拉船的人就叫纖夫,你們帶的毛巾可以派上用場了嗎?怎么做才像是在一根繩上拉船呢?2.唱《走絳州》(1)過渡語船靠岸了,船夫們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隨處都能聽到悠揚的歌聲。你聽,那邊船夫的歌聲剛落,這邊又傳來孩子們學唱的挑夫的歌?。?)聽聽《走絳州》師:同樣是來自黃土高原上的民歌,它們的風格有什么不同呢?生:……師:你從歌曲中聽到了些什么?生:一根扁擔軟溜溜,擔上扁擔到絳州……(3)說說“走絳州”師:對,歌中唱到“擔上扁擔走絳州”,“絳州”在哪里?為什么要“走絳州”而不是“坐車到絳州”?生:……師:“絳州”是古稱,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絳縣,明、清時期,這里是商業(yè)發(fā)達的繁華之地。我們現(xiàn)在要買東西都是拿錢到超市去買??赡菚r候高原上溝壑縱橫,交通不便,人們要買東西、賣東西都只能挑著擔子走到絳州去。于是就有了“擔上扁擔走絳州”的說法。

  • 《鱒魚》教案

    《鱒魚》教案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二、導入新課觀察鱒魚圖片,由圖片導入課題。師:同學們請看圖片,有沒有同學知道是什么魚?(鱒魚,很有價值的垂釣魚,可食用,全世界只有十多種。)我們今天欣賞的音樂與這種魚有關,是一首以鱒魚來命名的音樂。有同學可能會說:“誰會去描寫這種看起來并不漂亮甚至還有些兇的魚呢?”優(yōu)秀的藝術家,任何素材都可以來來創(chuàng)作,我們現(xiàn)在開始學習《鱒魚》。三、新課教學1、認識舒伯特。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奧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維也納。自幼隨父兄學習小提琴和鋼琴。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貧困中度過的,艱難的生活使他過早地離開人世。然而,舒伯特卻為人類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被稱為“歌曲之王”。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chuàng)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 《鱒魚》教案

    《鱒魚》教案

    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學生能聽出音樂的段落之間情緒,力度,音色等音樂元素的變化,并根據這些變化,感受音樂描述的情緒和內容,輔以簡單動作表現(xiàn)。2、通過欣賞,學生知道了鋼琴五重奏這種演奏形式,對其組成樂器有一定認識。3、了解與作品相關的背景知識,激發(fā)學生欣賞古典音樂的興趣,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生能聽出音樂的段落之間情緒,力度,音色等音樂元素的變化,對音樂內容有大體了解。難點:通過演唱,動作等形式,加強對音樂的感受。教學準備: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料,ppt課件,鋼琴教學過程:一、導入給同學播放三段音樂,請同學說一說聽過這幾段音樂的感受,并且他們都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小提琴)二、欣賞主題1、播放《鱒魚》主題音樂,請你聽一聽它的情緒是怎樣的,并且你聽到它主要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歡樂的,悠閑的……小提琴)2、老師為這段音樂加上主人公和環(huán)境,(鱒魚。流動的河水,陽光)請結合著這些人物環(huán)境,和你剛剛聽到的音樂的情緒,再次聽音樂,你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幅怎樣的畫面,用你最優(yōu)美的語言告訴老師。

  • 《昨日》教案

    《昨日》教案

    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甲殼蟲”嗎?The Beatles(披頭士,又譯甲殼蟲樂隊)毫無疑問是流行音樂界歷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最為成功的樂隊。The Beatles對于流行音樂的革命性的發(fā)展與影響力無人可出其右,對于世界范圍內搖滾的發(fā)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影響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數(shù)代搖滾樂隊的音樂和思想,直接影響了搖滾樂的變革和發(fā)展,在英國,披頭士樂隊更是影響了60年代至今幾乎每一支樂隊的形成和發(fā)展。而樂隊中四名偉大的音樂家,特別是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對于世界各個角落的后輩搖滾歌手及音樂創(chuàng)作者們的影響持續(xù)至今。二、新課教學1、播放《昨日》初次聆聽,談談你的感受。2、簡介歌曲來源及故事背景歌曲《Yesterday》創(chuàng)作過程據麥卡特尼憶述,歌曲旋律的靈感來自夢中,一覺醒來后他立即走到鋼琴前彈奏出來,并以錄音機記錄下來。歌曲一經發(fā)行,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優(yōu)美的旋律,雋永的歌詞,刻畫出每個人心靈深處那失落在時間中的影子。不論文化背景、社會地位、審美取向,甚至是否愛好音樂,幾乎人人都會被這首歌打動,它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 《鱒魚》教案

    《鱒魚》教案

    教材分析:1、作品分析:《鱒魚》是舒伯特1817年根據詩人舒巴爾特的浪漫詩創(chuàng)作的一首藝術歌曲。它以敘述式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了善良和單純往往被虛詐和邪惡所害,借對小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迫害者的憎惡,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2、作者介紹: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歐洲浪漫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貧困又不愿依附于權貴,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悶和壓抑的情緒,年僅31歲就離開了人世。舒伯特的創(chuàng)作體裁非常廣泛,包括歌劇、交響樂、重奏樂、奏鳴曲等,其中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創(chuàng)作領域,被譽為“歌曲之王”。3、作品結構圖(略)4、重奏樂:又稱之為室內樂,17世紀起源于意大利。近代室內樂指每一聲部都由一件樂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按聲部人數(shù)的多少可分為“二重奏”、“三重奏”等,也可按演奏的樂器分為“銅管重奏”、“木管重奏”等,其中最常見的形式是弦樂四重奏,分別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組成。5、變奏曲式:由代表基本樂思的音樂主題及若干變奏所構成的曲式,稱為變奏曲式,變奏中最初的呈現(xiàn)并作為以后變奏所依據的原型部分,稱為變奏的主題,其后的各次變奏依次稱為變奏一、變奏二、變奏三……結構圖式為A+A¹+A²+A³……6、常見變奏手法:改變演奏、演唱方式:加入各種裝飾音;改變音色、速度、力度、節(jié)奏、調號等。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古詩兩首》優(yōu)秀教案范文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古詩兩首》優(yōu)秀教案范文

    指導寫字  覺:“學”下面的的“子”換成“見”?! ∫梗旱谒墓P是“豎”,不要寫成“豎鉤”。注意指導筆順,提示不要漏寫第七筆“點”??膳c熟字“衣”比較字形的異同。  雨:仿佛隔窗觀雨。里面左右各兩點,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暎荷厦媸恰笆俊保皇恰巴痢?。下面的最后一筆是“丿”,不是“豎彎鉤”,不能寫成“巴”?! ≈鹤筮吺前选拔纭钡摹柏Q”改撇,再加一點。右邊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說出來。  少:上面與“小”不同,第一筆是豎,沒有鉤。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教案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教案

    方法總結:絕對值的化簡首先要判斷絕對值符號里面的式子的正負,然后根據絕對值的性質將絕對值的符號去掉,最后進行化簡.此類問題就是根據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判斷絕對值符號里面式子的正負,然后進行化簡.三、板書設計1.三角形按邊分類:有兩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三邊互不相等的三角形是不等邊三角形.2.三角形中三邊之間的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歷一個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抓住“任意的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有的能圍成,有的不能圍成,由學生自己找出原因,為什么能?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條邊之間的關系,重點研究“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通過觀察、驗證、再操作,最終發(fā)現(xiàn)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結論.這樣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既增加了學習興趣,又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 北師大初中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三角形的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教案

    北師大初中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三角形的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教案

    證明:過點A作AF∥DE,交BC于點F.∵AE=AD,∴∠E=∠ADE.∵AF∥DE,∴∠E=∠BAF,∠FAC=∠ADE.∴∠BAF=∠FAC.又∵AB=AC,∴AF⊥BC.∵AF∥DE,∴DE⊥BC.方法總結: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得出結論時,先必須已知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可以是底邊上的中線,也可以是頂角的平分線.解題時,一般要用到其中的兩條線互相重合.三、板書設計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等邊對等角3.三線合一:在等腰三角形的底邊上的高、中線、頂角的平分線中,只要知道其中一個條件,就能得出另外的兩個結論.本節(jié)課由于采用了動手操作以及討論交流等教學方法,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感悟,因而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較好,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掌握較好,達到了教學的目的.不足之處是少數(shù)學生對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性質理解不透徹,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和作業(yè)中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 北師大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利用三邊判定三角形相似1教案

    北師大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利用三邊判定三角形相似1教案

    同理,圖③中,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2,5,3;同理,圖④中,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2,5,13.∵21=22=105=2,∴圖②中的三角形與△ABC相似.方法總結:(1)各個圖形中的三角形均為格點三角形,可以根據勾股定理求出各邊的長,然后根據三角形三邊的長度是否成比例來判斷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2)判斷三邊是否成比例,可以將三角形的三邊長按大小順序排列,然后分別計算他們對應邊的比,最后由比值是否相等來確定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三、板書設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三邊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相似.從學生已學的知識入手,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計算、推理和歸納,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兩個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3與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SS)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體會事物間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的關系.讓學生經歷從實驗探究到歸納證明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品質.

  • 北師大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利用三邊判定三角形相似2教案

    北師大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利用三邊判定三角形相似2教案

    (一)導入新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AA S 和ASA對應于相似三 角形的判定的判定定理1,SAS對應于相似三 角形的判定的判定定理2,那么SSS 對應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命題是否正確,這就是本節(jié)研究的內容.(板書)(二) 做一做畫△ABC與△A′B′C′,使 、 和 都等 于給定的值k.(1)設法比較∠A與∠A′的大??;(2)△ABC與△A′B′C′相似嗎?說說你的理由.改變k值的大小,再試一試.定理3:三邊:成比例的兩個三 角形相似.(三)例題學習例:如圖,在△ABC和△ADE中,ABAD=BCDE=ACAE ,∠BAD=20°,求∠CAE的度數(shù).解:∵ABAD=BCDE=ACAE ,∴△ABC∽△ADE(三邊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BAC=∠DAE,∴∠BAC-∠DAC =∠D AE-∠DAC,即∠BAD=∠CAE.∵∠BAD=20°,∴∠CAE=20°. 三、鞏固練習四、小結本節(jié)學 習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它使用的條件.

  • 三角形的有關證明 3 直角三角形教案教學設計

    三角形的有關證明 3 直角三角形教案教學設計

    從課程內容來看,本節(jié)課屬于“圖形與幾何”中“圖形的性質”部分。依據課標的要求,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設定了課程目標,分別是:1。知識技能:(1)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邊、直角邊”定理。(2)已知一直角邊和斜邊,能用尺規(guī)作出直角三角形。2。數(shù)學思考:(1)經歷探索、猜想、證明的過程,進一步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fā)展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2)在探究過程中,滲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3。問題解決: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全等解決有關問題。4。情感態(tài)度: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證明的嚴謹性,發(fā)展勇于質疑、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 人教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名著導讀 《艾青詩選》 如何讀詩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名著導讀 《艾青詩選》 如何讀詩教案

    預設:①《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她含著笑,洗著我們的衣服,/她含著笑,提著菜籃到村邊的結冰的池塘去,/她含著笑,切著冰屑悉索的蘿卜,/她含著笑,用手掏著豬吃的麥糟,/她含著笑,扇著燉肉的爐子的火,/她含著笑,背了團箕到廣場上去”幾句運用了排比、復沓等手法,既增強了氣勢,又將大堰河的勤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感人。②“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愛這土地》)和“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煤的對話》)運用了設問、對話、呼告等手法,增強了詩歌語言的表現(xiàn)力。(2)第二組的第一隊從散文化、口語化和語言的繁簡角度賞析。預設:①“你們都來吧/你們都來參加/不論站在街旁/還是站在屋檐下/你們都來吧/你們都來參加/女人們也來/抱著小孩的也來”。(《火把》)諸如此類口語化的語言在這首詩中隨處可見。作者用凡高那樣粗獷而熾烈的濃筆,為我們繪出一幅真實的歷史畫面。

  •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案

    2000年,老舍先生的兒子、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副館長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幾乎被老舍得到”的內幕。舒乙透露,在入圍者到了最后5名時還有老舍,最終,秘密投票結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那年,瑞典方面通過調查得知老舍已經去世,于是日本的川端康成獲獎。1987、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終審名單之中,沈從文均入選,而且沈從文是1988年中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曾透露,當時學院中有強大力量支持沈從文的候選人資格。但可惜的是,沈從文于1988年5月10日去世,因此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疑難突破《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特別說明資金管理權和評獎權的分離,有什么用意?資金管理權和評獎權的分離能夠有效保證諾貝爾獎評獎的公正性。公正性是權威性的基礎,諾貝爾獎(特別是它的科技類獎項和文學獎)一百多年以來形成的權威性,與這一分離制度關系密切。就當時而言,諾貝爾獎只是首次頒發(fā),特別需要強調其權威性。

  •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誦讀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誦讀教案

    預設 反映了海邊農村殘破、荒涼的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驹O計意圖】“三分詩七分讀”,學生反復誦讀,與文本對話,感知詩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讀出情味,為理解詩歌情感做鋪墊。三、品讀詩歌,含英咀華師:請同學們仔細品讀這首詩,思考以下問題。設問1:曹植在海邊看到了怎樣的情景?預設 民不聊生,破敗荒涼。其中,“寄身”三句,從生活環(huán)境、生活艱難和居住環(huán)境三個方面實寫“邊海民”的悲慘生活。海民寄身于“草野”,過著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剝,巢息穴居,所以說“象禽獸”;他們不敢出來,怕被人發(fā)現(xiàn)、抓走,每天就鉆在山林里邊,所以說“行止依林阻”。一個“依”字把難民們的實際活動和恐懼心理都表現(xiàn)出來了?!昂孟栉矣睢币痪渫ㄟ^對狐貍、兔子的描寫,側面描繪出海邊貧民家庭條件的惡劣以及家園的破敗。全詩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使海邊貧民悲慘的生活圖景躍然紙上。設問2:詩中哪一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情感?

  •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教案

    解說詞:畫卷上的竹子,在石縫中挺然而立,堅韌不拔,遇風不倒。鄭板橋先生借竹抒發(fā)了自己的灑脫與豁達,表現(xiàn)了他勇敢面對現(xiàn)實、絕不屈服于挫折的品性,令竹子人格化了。此時,“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4.聲情并茂誦古詩(播放相關的主題圖片和音樂,盡量讓詩歌和音樂、畫面相融合)主持人:詩除了追求意境的圖畫美之外,還特別注重節(jié)奏和韻律,具有音樂美。我們理解了詩中的情愫后,便可以通過朗讀來詮釋這種種情愫,或低聲絮語,或慷慨悲吟,或溫情述說……請大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詞或一小節(jié)詩歌,用你認為最貼切的情感和方式朗讀,并說出這樣處理的原因,或講述你與此詩有關的故事。朗讀示例: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解說詞:此詞是南唐后主李煜被囚于宋時所作,表達了他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之痛。朗讀時要表現(xiàn)出那種深切的故國之思、亡國之恨。

  • 人教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任務二詩歌朗誦(2)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任務二詩歌朗誦(2)教案

    1.主持人致開幕詞。2.參賽選手按時到場、抽簽。3.主持人介紹比賽規(guī)則和評分細則。(1)分年級比賽,各年級同時進行,并根據相同的評分標準來評獎。(2)比賽規(guī)則:①參賽選手須使用普通話,盡可能脫稿朗誦,并富有感情色彩,輔以豐富的肢體語言;②每位選手比賽時間限定在3-5分鐘,如果超時或不足,評委將適當扣分;③比賽順序由抽簽決定,中途不得變更順序,比賽需緊湊進行,選手上場遲到2分鐘以上則視為棄權;④參賽選手須嚴格遵守比賽規(guī)則,在比賽過程中若有異議,由評委會裁定。4.主持人報幕,請選手上臺朗誦。5.比賽結束后,邀請評委上臺發(fā)言,工作人員進行統(tǒng)分。6.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果,請嘉賓為獲獎者頒獎。7.主持人宣布本次比賽結束,請嘉賓和評委退場。四、課后鞏固,布置作業(yè)1.布置學生課后搜集艾青的一篇經典的、適合個人朗誦的詩歌,在課下作朗誦練習。

上一頁123...464748495051525354555657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