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導學前面我們已經得到了兩點間的距離公式,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關于平面上的距離問題,兩條直線間的距離也是值得研究的。思考1:立定跳遠測量的什么距離?A.兩平行線的距離 B.點到直線的距離 C. 點到點的距離二、探究新知思考2:已知兩條平行直線l_1,l_2的方程,如何求l_1 〖與l〗_2間的距離?根據兩條平行直線間距離的含義,在直線l_1上取任一點P(x_0,y_0 ),,點P(x_0,y_0 )到直線l_2的距離就是直線l_1與直線l_2間的距離,這樣求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就轉化為求點到直線的距離。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1. 定義:夾在兩平行線間的__________的長.公垂線段2. 圖示: 3. 求法:轉化為點到直線的距離.1.原點到直線x+2y-5=0的距離是( )A.2 B.3 C.2 D.5D [d=|-5|12+22=5.選D.]
1.直線2x+y+8=0和直線x+y-1=0的交點坐標是( )A.(-9,-10) B.(-9,10) C.(9,10) D.(9,-10)解析:解方程組{■(2x+y+8=0"," @x+y"-" 1=0"," )┤得{■(x="-" 9"," @y=10"," )┤即交點坐標是(-9,10).答案:B 2.直線2x+3y-k=0和直線x-ky+12=0的交點在x軸上,則k的值為( )A.-24 B.24 C.6 D.± 6解析:∵直線2x+3y-k=0和直線x-ky+12=0的交點在x軸上,可設交點坐標為(a,0),∴{■(2a"-" k=0"," @a+12=0"," )┤解得{■(a="-" 12"," @k="-" 24"," )┤故選A.答案:A 3.已知直線l1:ax+y-6=0與l2:x+(a-2)y+a-1=0相交于點P,若l1⊥l2,則點P的坐標為 . 解析:∵直線l1:ax+y-6=0與l2:x+(a-2)y+a-1=0相交于點P,且l1⊥l2,∴a×1+1×(a-2)=0,解得a=1,聯(lián)立方程{■(x+y"-" 6=0"," @x"-" y=0"," )┤易得x=3,y=3,∴點P的坐標為(3,3).答案:(3,3) 4.求證:不論m為何值,直線(m-1)x+(2m-1)y=m-5都通過一定點. 證明:將原方程按m的降冪排列,整理得(x+2y-1)m-(x+y-5)=0,此式對于m的任意實數值都成立,根據恒等式的要求,m的一次項系數與常數項均等于零,故有{■(x+2y"-" 1=0"," @x+y"-" 5=0"," )┤解得{■(x=9"," @y="-" 4"." )┤
(1)幾何法它是利用圖形的幾何性質,如圓的性質等,直接求出圓的圓心和半徑,代入圓的標準方程,從而得到圓的標準方程.(2)待定系數法由三個獨立條件得到三個方程,解方程組以得到圓的標準方程中三個參數,從而確定圓的標準方程.它是求圓的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步驟是:①設——設所求圓的方程為(x-a)2+(y-b)2=r2;②列——由已知條件,建立關于a,b,r的方程組;③解——解方程組,求出a,b,r;④代——將a,b,r代入所設方程,得所求圓的方程.跟蹤訓練1.已知△ABC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0,5),B(1,-2),C(-3,-4),求該三角形的外接圓的方程.[解] 法一:設所求圓的標準方程為(x-a)2+(y-b)2=r2.因為A(0,5),B(1,-2),C(-3,-4)都在圓上,所以它們的坐標都滿足圓的標準方程,于是有?0-a?2+?5-b?2=r2,?1-a?2+?-2-b?2=r2,?-3-a?2+?-4-b?2=r2.解得a=-3,b=1,r=5.故所求圓的標準方程是(x+3)2+(y-1)2=25.
【答案】B [由直線方程知直線斜率為3,令x=0可得在y軸上的截距為y=-3.故選B.]3.已知直線l1過點P(2,1)且與直線l2:y=x+1垂直,則l1的點斜式方程為________.【答案】y-1=-(x-2) [直線l2的斜率k2=1,故l1的斜率為-1,所以l1的點斜式方程為y-1=-(x-2).]4.已知兩條直線y=ax-2和y=(2-a)x+1互相平行,則a=________. 【答案】1 [由題意得a=2-a,解得a=1.]5.無論k取何值,直線y-2=k(x+1)所過的定點是 . 【答案】(-1,2)6.直線l經過點P(3,4),它的傾斜角是直線y=3x+3的傾斜角的2倍,求直線l的點斜式方程.【答案】直線y=3x+3的斜率k=3,則其傾斜角α=60°,所以直線l的傾斜角為120°.以直線l的斜率為k′=tan 120°=-3.所以直線l的點斜式方程為y-4=-3(x-3).
1.兩圓x2+y2-1=0和x2+y2-4x+2y-4=0的位置關系是( )A.內切 B.相交 C.外切 D.外離解析:圓x2+y2-1=0表示以O1(0,0)點為圓心,以R1=1為半徑的圓.圓x2+y2-4x+2y-4=0表示以O2(2,-1)點為圓心,以R2=3為半徑的圓.∵|O1O2|=√5,∴R2-R1<|O1O2|<R2+R1,∴圓x2+y2-1=0和圓x2+y2-4x+2y-4=0相交.答案:B2.圓C1:x2+y2-12x-2y-13=0和圓C2:x2+y2+12x+16y-25=0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是 . 解析:兩圓的方程相減得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為4x+3y-2=0.答案:4x+3y-2=03.半徑為6的圓與x軸相切,且與圓x2+(y-3)2=1內切,則此圓的方程為( )A.(x-4)2+(y-6)2=16 B.(x±4)2+(y-6)2=16C.(x-4)2+(y-6)2=36 D.(x±4)2+(y-6)2=36解析:設所求圓心坐標為(a,b),則|b|=6.由題意,得a2+(b-3)2=(6-1)2=25.若b=6,則a=±4;若b=-6,則a無解.故所求圓方程為(x±4)2+(y-6)2=36.答案:D4.若圓C1:x2+y2=4與圓C2:x2+y2-2ax+a2-1=0內切,則a等于 . 解析:圓C1的圓心C1(0,0),半徑r1=2.圓C2可化為(x-a)2+y2=1,即圓心C2(a,0),半徑r2=1,若兩圓內切,需|C1C2|=√(a^2+0^2 )=2-1=1.解得a=±1. 答案:±1 5. 已知兩個圓C1:x2+y2=4,C2:x2+y2-2x-4y+4=0,直線l:x+2y=0,求經過C1和C2的交點且和l相切的圓的方程.解:設所求圓的方程為x2+y2+4-2x-4y+λ(x2+y2-4)=0,即(1+λ)x2+(1+λ)y2-2x-4y+4(1-λ)=0.所以圓心為 1/(1+λ),2/(1+λ) ,半徑為1/2 √((("-" 2)/(1+λ)) ^2+(("-" 4)/(1+λ)) ^2 "-" 16((1"-" λ)/(1+λ))),即|1/(1+λ)+4/(1+λ)|/√5=1/2 √((4+16"-" 16"(" 1"-" λ^2 ")" )/("(" 1+λ")" ^2 )).解得λ=±1,舍去λ=-1,圓x2+y2=4顯然不符合題意,故所求圓的方程為x2+y2-x-2y=0.
切線方程的求法1.求過圓上一點P(x0,y0)的圓的切線方程:先求切點與圓心連線的斜率k,則由垂直關系,切線斜率為-1/k,由點斜式方程可求得切線方程.若k=0或斜率不存在,則由圖形可直接得切線方程為y=b或x=a.2.求過圓外一點P(x0,y0)的圓的切線時,常用幾何方法求解設切線方程為y-y0=k(x-x0),即kx-y-kx0+y0=0,由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等于半徑,可求得k,進而切線方程即可求出.但要注意,此時的切線有兩條,若求出的k值只有一個時,則另一條切線的斜率一定不存在,可通過數形結合求出.例3 求直線l:3x+y-6=0被圓C:x2+y2-2y-4=0截得的弦長.思路分析:解法一求出直線與圓的交點坐標,解法二利用弦長公式,解法三利用幾何法作出直角三角形,三種解法都可求得弦長.解法一由{■(3x+y"-" 6=0"," @x^2+y^2 "-" 2y"-" 4=0"," )┤得交點A(1,3),B(2,0),故弦AB的長為|AB|=√("(" 2"-" 1")" ^2+"(" 0"-" 3")" ^2 )=√10.解法二由{■(3x+y"-" 6=0"," @x^2+y^2 "-" 2y"-" 4=0"," )┤消去y,得x2-3x+2=0.設兩交點A,B的坐標分別為A(x1,y1),B(x2,y2),則由根與系數的關系,得x1+x2=3,x1·x2=2.∴|AB|=√("(" x_2 "-" x_1 ")" ^2+"(" y_2 "-" y_1 ")" ^2 )=√(10"[(" x_1+x_2 ")" ^2 "-" 4x_1 x_2 "]" ┴" " )=√(10×"(" 3^2 "-" 4×2")" )=√10,即弦AB的長為√10.解法三圓C:x2+y2-2y-4=0可化為x2+(y-1)2=5,其圓心坐標(0,1),半徑r=√5,點(0,1)到直線l的距離為d=("|" 3×0+1"-" 6"|" )/√(3^2+1^2 )=√10/2,所以半弦長為("|" AB"|" )/2=√(r^2 "-" d^2 )=√("(" √5 ")" ^2 "-" (√10/2) ^2 )=√10/2,所以弦長|AB|=√10.
解析:①過原點時,直線方程為y=-34x.②直線不過原點時,可設其方程為xa+ya=1,∴4a+-3a=1,∴a=1.∴直線方程為x+y-1=0.所以這樣的直線有2條,選B.答案:B4.若點P(3,m)在過點A(2,-1),B(-3,4)的直線上,則m= . 解析:由兩點式方程得,過A,B兩點的直線方程為(y"-(-" 1")" )/(4"-(-" 1")" )=(x"-" 2)/("-" 3"-" 2),即x+y-1=0.又點P(3,m)在直線AB上,所以3+m-1=0,得m=-2.答案:-2 5.直線ax+by=1(ab≠0)與兩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是 . 解析: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分別為1/a 與 1/b,所以直線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為1/(2"|" ab"|" ).答案:1/(2"|" ab"|" )6.已知三角形的三個頂點A(0,4),B(-2,6),C(-8,0).(1)求三角形三邊所在直線的方程;(2)求AC邊上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解析(1)直線AB的方程為y-46-4=x-0-2-0,整理得x+y-4=0;直線BC的方程為y-06-0=x+8-2+8,整理得x-y+8=0;由截距式可知,直線AC的方程為x-8+y4=1,整理得x-2y+8=0.(2)線段AC的中點為D(-4,2),直線AC的斜率為12,則AC邊上的垂直平分線的斜率為-2,所以AC邊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為y-2=-2(x+4),整理得2x+y+6=0.
【教學目標】Ⅰ、學習理解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特質。Ⅱ、根據詩歌語言的特質,進行遷移,領略詩歌的精妙之處,給同學如何鑒賞詩歌提供實感。㈠、導入:各位同學,有個成語叫"一字千金"。對我而言,第一次領略到一個字的分量,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一次作文評析課上。當時我對自己的文章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贊賞。記得老師進來后的第一句話是"有一篇文章,我就沖它用了一個字,我給它打95分。打這樣的高分,對我來說,是極為難得的。"同學都充滿了好奇,老師接著說"這個字就是一個'悟'字。我們的同學都說我學到了,我明白了,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而這位同學卻用了一個'悟'字,難能可貴。"這篇文章不是我的,在羨慕的同時,一個字在文章中的分量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文學作品中,一個字精妙與否,足以決定作品是流光溢彩,還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們的古典詩詞,用簡短的幾個字,造就的卻是豐富的情感與博大的意境。讀后滿口余香,卻是妙處難與君說。這跟詩歌的語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們就通過《說"木葉"》一文,對中國古典詩詞語言特質作一番探幽。
(三)教學目標1、明確成語的來源,了解成語的結構特點。2、學習積累成語的方法。3、梳理學習過的成語,做到能正確理解、使用所學的常用成語。(四)教學重點和難點1、學習積累成語的方法。2、正確理解、使用所學的常用成語。二、說教法新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主動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是課堂的主導,而不是課堂的主體。而且,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在這種前提下,本節(jié)課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由于這種梳理是對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歸納分類,可能顯得比較枯燥。為了避免這種枯燥感,可以采取設置情境和分組競答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當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快。語言尤其是詞匯記錄了這些發(fā)展變化,因而也涌現了大量的新詞新語。據統(tǒng)計,近幾年每年大約要出現1000個左右的新詞新語,而字典、詞典的多次修訂、增補就反映了這種情況。但相對來說,也有一些流行語又逐漸受到冷遇,甚至退隱。為了更好的對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作一番檢視與探究,那讓我們考察一下它們是怎么產生的吧?老師先給同學們列舉四種途徑:大屏幕3。同學們能再舉出以上途徑的一些例子嗎?老師列舉(4)其實不只這些,那還有哪些途徑呢?找同學說并舉例。說的非常好,請同學們看老師的例子,總結(5)。從新詞新語的產生途徑可以看出,這些鮮活得像畫一樣的新詞就是這個時代跳動的血小板,它涉及當代社會的重大事件、現象與時弊,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如人生意義、生活方式、愛情、友情、就業(yè)、消費、時尚等,時代性強,傳播面廣,反映著當代社會時局與人們文化心態(tài)的變化。
第11段很短,只點出了這是“在婦女身上搞不育試驗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則他會羞紅了臉的”,這是為什么?那肯定是一個極為骯臟,極為殘酷的地方。據資料記載:當時的希特勒制定一項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領國家的民族充當奴隸并且逐漸消亡的隱密性種族滅絕計劃——高效率、大規(guī)模的強制絕育。為此,數以百計的納粹醫(yī)生、教授、專家甚至護士,在行政管理專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繼提出了幾十種絕育方法,十余種實施方案,并且在奧斯維辛、拉芬斯布呂克、布亨瓦爾特、達豪等十多個大型集中營內對數以萬計的猶太、吉普賽囚犯、因從事抵抗運動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戰(zhàn)俘進行了殘酷的手術試驗,造成他們大量死亡或者終身殘疾、終身不育。這樣殘酷的毫無人性的手段,任誰也不愿看到。
一、說教材《別了,不列顛尼亞》是編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1(必修)》第四單元的課文,是精讀課文《短新聞兩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是新聞和報告文學,還有兩篇作品分別是中國報告文學三大里程碑之一的《包身工》和記錄中國航天事業(yè)輝煌發(fā)展的《飛向太空的航程》。在當今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何快速獲得信息,如何在新聞中解讀事件的真相,感悟生活的內涵成為語文教學的又一重大任務。因此這一單元的編入便更多地具有了時代意義,體現了語文學科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不僅如此,新聞特寫和報告文學的選入,拓寬了學生對新聞類文章的了解,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作用。在選文的過程中,新教材同時注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四篇作品不僅傳遞著新鮮、真實的信息,同時更張顯人文性的厚度,他們以飽滿的情感,縱橫的歷史經驗。
我選取這兩組例子的目的就是要學生在閱讀對比中明白“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要讓學生明白:看同一景物,觀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最后教師明確:要寫出景物的特征,首先得仔細觀察,并注意觀察點的變化。然后追問:抓住景物的特征還有哪些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再來看多媒體出示的夜晚荷塘圖和泰山松的有關圖片,先讓學生嘗試描寫,然后再出示《荷塘月色》和《雨中登泰山》中和圖片有關的兩段描寫。這兩段分別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保ā逗商猎律罚?,“但是把人的心靈帶到一種崇高境界的,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矯的松樹……都讓你覺得他們是泰山的天然主人,好象少了誰都不應該似的。”(《雨中登泰山》)。
4、問題策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難點,也是課堂教學最有活力、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亮點。我設計的課堂問題有:詩歌著力贊頌劉焦堅貞愛情和反抗精神,但他們許多地方卻表現的非常順從呢?焦母如此專橫固執(zhí),為什么在焦劉悲劇發(fā)生后又要求合葬呢?這些由詩句生發(fā)的問題,會深深打動作學生的心靈,誘導學生去讀詩,去背詩,去體味詩。5、手段方法。借助多媒體課件10個幻燈片、課文音頻誦讀資料、課文相關的文字資料,采用誦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本課教學。6、板書設計:板書是教學內容的濃縮。根據教學重點和本詩特色,我的板書分預設和生成兩塊。預設板書設計有文章標題、情節(jié)結構、藝術特色三部分。文章標題孔雀東南飛情節(jié)結構被遣——誓別——抗婚——殉情——化鳥藝術手法①人物對話的個性化②鋪陳排比的手法③起興和尾聲
(二)、課前檢測:1.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馬克思的偉大貢獻?具體介紹一下有哪些偉大貢獻?2.概述課文的結構。此項設置主要是讓學生熟悉課文,為下文揣摩語言打基礎?!皽毓手隆?。(三)、新課講授:1.先引導學生完成一些語句的揣摩理解,然后師生共同歸納揣摩重點語句的方法。問題1:為什么說馬克思“停止思想”“安靜地睡著了”“永遠地睡著了”?問題2:諱飾修辭手法的運用有什么作用?答案:表達了作者對馬克思的哀悼與尊敬以及不忍再說,而又不得不說的沉痛心情。以上兩個問題重在引導學生從重點句段入手揣摩語言。問題3:第三段是一個復雜的單句,它的句子主干是什么?冒號后面作為賓語的復指成分可以分為哪幾層意思?“正像達爾文……一樣”在句子中是什么成分?起什么作用?
第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學生實際和社會實際以及教材的邏輯結構和教學體系,我認為本課的重難點是以下幾個方面。教學重點: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2.深入理解杜甫在詩中的情感教學難點:理解寓意,把握主旨。第四,說教法與學法。教法: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誦讀法(示范朗讀、學生齊讀)、問題探究法、點撥法、討論分析法進行教學。首先激發(fā)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反復吟哦誦讀,在讀的過程中質疑、思考、品析、鑒賞;最后在教師適當的點撥下,在集體的熱烈討論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得到新的認識。(解說:使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fā)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爭議,激發(fā)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yǎng)健康情感。)
現代詩歌賞讀方法四:美讀(飽含謳歌與贊美情感再一次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全文,對比前面的朗讀,在讀中加深情感的領悟。)(五)延伸拓展引進生活的源頭活水,用情感來撞開學生的心扉。引導學生找到文章與現實的聯(lián)系點,抓住這一聯(lián)系點,讓語文回歸生活。我設計了“本詩哪些語段讓你聯(lián)想到自己的母親?講講你和母親的故事。”這個問題是把對大堰河的感情升華為對母親的感情的過程。這樣將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課文與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要求學生講述條理清楚,語言生動。教師可以播放背景音樂,調動學生情感。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感恩美德,同時也深化了本文的教學難點?,F代詩歌賞讀方法五:比讀(投影出示孟郊《游子吟》比較兩詩的異同,并有感情地朗誦。)(六)布置作業(yè)。把“你與母親的故事”整理成一篇文章。
二、說學生本屆高一學生經過了三年初中課改,在心理上,他們渴望表現的欲望和自主探究的欲望比較強烈,對有興趣的知識表現出高度地熱情,并具有一定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但還是應該正視一個并不樂觀的現實——在寫作方面,學生知識還停留在簡單的記敘及表達方式綜合運用上,至于巧妙構思、謀篇布局很是空白。即便已經經過高中一個學期的學習,但還是有大部分學生依然基礎較為薄弱,甚至出現不知從何下筆的現象。三、說教法與學法“老師搭臺,學生唱戲”1、教法:本課將安排兩課時(一課時學習一課時練筆),采用 PPT 多媒體課件教學,嘗試用角色扮演法、圖片展示法和多媒體教學等方法,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參與性和探究性。2、學法:學生應該充分利用多角度創(chuàng)設的學習情境來激發(fā)自身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分組討論,小組互助等形式讓學生積極自主參與、進行問題探究學習。理論依據:建構主義理論“學生是學習的中心”的闡釋,教師應該做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師:“兩開”是什么意思???注解里是怎么說的?第二次開,也就說他在這個地方已經待了兩年了,這里是他回家的路途中,是不是?路途中他停留了兩年時間。好的,你先請坐。你覺得殘菊不能兩開,在理解上好像存在一些誤差。趙勇:因為菊花古往今來代表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師:菊花代表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下面學生齊笑)這種說法牽強了些,菊花在古代象征著高潔,梅蘭竹菊是四君子嘛。趙勇:寫這首詩時,他已經打算回故鄉(xiāng)了,所以不應該寫“殘菊”,寫“殘菊”的話……師:事實上,他回不了故鄉(xiāng)。好的,請坐。再想想,“殘菊”意味著什么?破敗?!皡簿铡蹦??茂盛。那這里說“兩開他日淚”,“兩開”是什么意思?開了兩了次了,這說明他在這里已經待了兩年了。那“他日淚”又是什么意思?趙勇:應該是他看到這里的菊花開得這么茂盛,就想到了故鄉(xiāng)的菊花也是開的茂盛的時候。如果是“殘菊”的話,那故鄉(xiāng)的菊也會開得很殘敗。(下面學生齊笑)
我們知道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數,在函數的研究中,我們在理解了函數的一般概念,了解了函數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內容(如單調性,奇偶性等)后,通過研究基本初等函數不僅加深了對函數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等非常有用的函數模型。類似地,在了解了數列的一般概念后,我們要研究一些具有特殊變化規(guī)律的數列,建立它們的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并應用它們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問題,從中感受數學模型的現實意義與應用,下面,我們從一類取值規(guī)律比較簡單的數列入手。新知探究1.北京天壇圜丘壇,的地面有十板布置,最中間是圓形的天心石,圍繞天心石的是9圈扇環(huán)形的石板,從內到外各圈的示板數依次為9,18,27,36,45,54,63,72,81 ①2.S,M,L,XL,XXL,XXXL型號的女裝上對應的尺碼分別是38,40,42,44,46,48 ②3.測量某地垂直地面方向上海拔500米以下的大氣溫度,得到從距離地面20米起每升高100米處的大氣溫度(單位℃)依次為25,24,23,22,21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