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上第22課讀不完的大書教學設計教案

  • 《蜀相》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蜀相》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我將本節(jié)課分為三個部分:1.情境導入先運用多媒體,展示電影《赤壁》的幾張圖片,通過“赤壁之戰(zhàn)”將三國時期這場經(jīng)典戰(zhàn)爭諸葛亮的智謀呈現(xiàn)給學生,吸引學生走進歷史,激發(fā)想象力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過后,再向他們說,這只是歷史中的一部分,在“赤壁之戰(zhàn)”前后,諸葛亮一生的故事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蜀相》,他是怎樣用精辟的詩句概括的。2.講授新課在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后,迅速將他們帶入課文講授階段。第一,進行作者介紹,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整體上把握詩人的經(jīng)歷、寫作技巧、藝術風格及寫作背景。第二,多誦讀,多推敲,理解詩中的言外之意。第三,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感受詩人憂國憂民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 《說“木葉”》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說“木葉”》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這五個問題,主要從學情出發(fā),由淺入深,從感知到理論,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第三環(huán)節(jié):延伸探究、展示成果(多媒體顯示)走出文本,引入課外同類文學現(xiàn)象,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把教材作為一個例子,讓學生在深入的文學鑒賞中再次獲得語言的審美。同學們初步掌握了文學語言具有暗示性的性質(zhì)后,還需鞏固、提升鑒賞能力!這里我采取的方法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文本,經(jīng)小組合作探究后,得出本組的鑒賞成果并加以展示,這里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問題是:1、 請結(jié)合下面三首詞的意境,選用殘紅、落紅、亂紅填空。2、 閱讀下面這些句子,理解“燕”在詞語中的暗示意義。該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 “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老師的適時點撥,讓學生的鑒賞思路更加清晰。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理解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 《再別康橋》說課稿(一) 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再別康橋》說課稿(一) 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2.對比聯(lián)想法。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對《再別康橋》中康橋美景的賞析和意象進行解讀,引導學生欣賞詩歌的畫面美,從而受到審美的體驗。3.探究式學習法。引導學生對《再別康橋》情感和主題的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三、學法1、誦讀法 加強誦讀,這是閱讀詩詞的一般方法。2、體悟法 通過意象把握情感,主要是讓學生設身處地走進雨巷去感悟。3、聯(lián)想比較法 通過與詩人的其他作品的比較學習,體會創(chuàng)作風格及作者情感。四、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自古以來,離別總免不了沉重的愁緒。比如王維《宋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柳永《雨霖鈴》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正所謂自古多情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啊。(設計目的:以離別主題的詩歌導入課文,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課文情境。)

  • 《祝?!氛f課稿(二)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祝?!氛f課稿(二)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三、說重點、難點 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以及課文內(nèi)容特點,將重難點確定為:掌握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以正確的立場、理性的頭腦和敏銳的眼睛觀察思考,分析鑒別人物形象,體會經(jīng)典小說中人物的不幸遭遇,從而提升對社會現(xiàn)實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四、說教學方法 1.教法根據(jù)學生的這些情況,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⑴創(chuàng)設情境法。通過創(chuàng)設“探究祥林嫂之死”閱讀情境與任務,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逐層深入閱讀、鑒賞與探究。⑵點撥法。適當點撥,引導學生回憶以往學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等相關知識。 ⑶當堂訓練法。通過讓學生用語言描述不同時期祥林嫂的眼睛特點,檢測學生的感悟情況,判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接受程度。2.學法本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具體方法如下:(1)課前預習(此文長達萬余字,難以做到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需要提前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自覺性。)

  •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梅嶺三章》教案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梅嶺三章》教案

    【教學提示】教師范讀,學生朗讀、齊讀,讀出氣勢,讀出感情,直至熟練背誦,亦可模仿課文錄音朗讀。1.閱讀小序。小序在這首詩歌中有什么作用?明確:交代時間、地點、事件的原因和結(jié)果以及當時的環(huán)境、背景。這首“絕命詩”表現(xiàn)了詩人從容、鎮(zhèn)定、大義凜然的情懷。2.學生齊讀課文,概括這三首詩的內(nèi)容。明確:第一首:回首征程——過去第二首:勉勵戰(zhàn)友——現(xiàn)在第三首:展望未來——將來3.比較三首詩的內(nèi)容,并分析其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明確:第一首:寫自己。回首征程,將犧牲視作移師新戰(zhàn)區(qū),豪情滿懷;表現(xiàn)了作者視死如歸的氣概和誓與反動派血戰(zhàn)到底的革命精神。第二首:給同志。勉勵戰(zhàn)友,勉勵后死者努力作戰(zhàn),以勝利捷報告慰死者;表現(xiàn)了作者心系革命、切盼人民解放的思想感情。第三首:望未來。展望未來,表現(xiàn)了作者樂觀堅定的革命信念和甘為信仰犧牲的革命精神。

  •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大雁歸來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大雁歸來教案

    2.明確順序,整合信息(1)根據(jù)文章描寫的大雁歸來的旅程,可以看出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寫的?提示:抓住時間詞、空間詞、事物的發(fā)展變化的語句來理清結(jié)構(gòu),判斷說明順序。預設 本文大致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2)大雁的行為是如此豐富,作者的觀察是這樣細致,請同學們分別按不同角度把找到的有關大雁行為的信息分類,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自讀任務二將找到的有關大雁行為的信息,按旅程遠近、棲息地、組隊、覓食、“集會”與鳴叫等進行分類整理。整理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任選一個方面,分類整理,全班交流)預設 示例:旅程遠近——直線飛行200英里——堅強、守信;棲息地——沼澤地、池塘邊——充滿靈性;組隊、覓食、“集會”與鳴叫等——具有團結(jié)精神,互相關愛?!驹O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學生自主閱讀,獲取信息,把握文章寫作的順序;然后整合歸納信息,進而激發(fā)學生探討大雁的興趣,為后面深入閱讀做鋪墊。

  •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大雁歸來》教案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大雁歸來》教案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作者筆下的大雁有哪些特點?①飛來的季節(jié)是三月春天;②飛行的路線是筆直的;③三月的大雁一觸到水就叫,就喧嚷;④十一月份的大雁一聲不響;⑤愛尋食玉米粒;⑥常成六只或六的倍數(shù)列隊飛;⑦四月的夜間,大雁會一陣陣喧鬧。2.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大雁的句子,體會其作用。例如:①而一只定期遷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飛行20英里的賭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②烏鴉通常被認為是筆直飛行的,但與堅定不移地向南飛行200英里直達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飛行也就成了曲線。③它們順著彎曲的河流拐來拐去,穿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獵槍的狩獵點和小洲,向每個沙灘低語著,如同向久別的朋友低語一樣。④第一群大雁一旦來到這里,它們便向每一群遷徙的雁群喧嚷著發(fā)出邀請。⑤那接著而來的低語,是它們在論述食物的價值。

  • 人教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寫作學習擴寫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寫作學習擴寫教案

    這一特點還著重體現(xiàn)在動詞的應用上面,“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的“敲”,就比“推”更能體現(xiàn)詩中以動襯靜的特點。在字詞上不斷推敲,就能體會到詩歌語言高度凝練的特點。再說,古人創(chuàng)作古詩詞,并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吟詠出來的,他們十分注重音韻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李清照的《聲聲慢》便是一個極好的例子,開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十四個疊字,讀起來抑揚頓挫,纏綿哀婉,將李清照情緒上的失落、低沉,甚至哽咽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正因為詩歌的這三個鮮明特點,使得詩歌與別的文體區(qū)分開來,具有鮮明的個性。師點評:對于詩歌的擴寫,要通過多種方式展現(xiàn)詩歌的主要特點。對詩歌的擴寫練習,要求從詩歌意象、語言和節(jié)奏韻律三方面展開。首先,這篇習作從三個不同時代的詩歌總結(jié)出相同的規(guī)律——利用意象表達情感。其次,將古詩詞與現(xiàn)代詩進行對比,展現(xiàn)了第二個特點。最后,以《聲聲慢》為例,詳細分析了第三個特點。在緊密圍繞詩歌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方法呈現(xiàn)了對詩歌的認識。

  •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寫作學寫游記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寫作學寫游記教案

    4.組織材料師:一篇游記作品,既要有“靈魂”“血肉”,還得有“筋骨”——材料安排。請大家運用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方法來組織材料。方法:(1)按照自己的游蹤或獨特體驗,安排寫作順序。(2)能突出參觀場所特征的要詳寫,其余的略寫或不寫。(3)豐富文章內(nèi)容:適當加入敘事,引入一些典故、傳說、史料、評價或詩文名句。示例:(1)寫作順序:以作者的參觀路線為線索。(2)詳略安排:詳寫魯迅先生北京故居的工作室兼臥室,以突出魯迅簡樸、惜時的品質(zhì)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品質(zhì);詳寫陳列大廳是為了贊揚先生的民族精神。其余的略寫。(3)引入內(nèi)容:引用古詩句“望崦嵫而勿迫,恐鵜之先鳴”,表現(xiàn)先生惜時的品質(zhì)。(生交流,師點評)預設 (1)寫作順序:一樓的青銅器—二樓的陶器—三樓的古代畫作。

  •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寫作學寫故事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寫作學寫故事教案

    師小結(jié):《投訴母親》中,“我”想讓母親辭職享清福,盡人子之孝心。沒料到通往目標的路上障礙重重,解決一個障礙,又有一個新的障礙橫在眼前,就這樣一個個障礙將故事的矛盾沖突推向高潮。從讓母親辭職到放棄計劃,順從母親,讓故事有了戲劇性的收尾。這是運用了巧設障礙法讓情節(jié)跌宕起伏?!跺e誤的手套》中,母親說“給孩子買副手套”,本意是讓父親給小外孫買手套,父親卻給女兒買了副手套,作者巧用語言的模糊性,使故事一波三折、情真意切。這是運用了巧設誤會法讓情節(jié)跌宕起伏。技法3:用巧設障礙法、巧設誤會法寫“情節(jié)曲折的故事”。4.歸納整合,明確技法師:共賞“好故事”,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三個技法。技法1: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寫“主題深刻的故事”。技法2:用對比手法寫“人物鮮明的故事”。(1)通過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對比來突出人物性格特點。(2)通過人物之間的差異對比來突出人物特征。技法3:用巧設障礙法、巧設誤會法寫“情節(jié)曲折的故事”。

  •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寫作學習仿寫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寫作學習仿寫教案

    3.教師小結(jié)(1)仿寫點分析。要認真分析、研究片段中的精彩之處,力求準確把握仿文的“外形”和“神韻”。 (2)仿寫內(nèi)容選擇。選擇自己熟悉的、有情感體驗的內(nèi)容,切不可為了“仿”而機械模仿甚至抄襲。(3)變通與創(chuàng)新。 分析名家名作的語言特點、寫法規(guī)律,以“仿寫”為階梯、橋梁,達到寫作的新高度、新領域。【設計意圖】學生在閱讀教學和句式仿寫訓練中對修辭手法、描寫手法和表達方式等知識接觸較多,如《社戲》教學中對心理描寫手法的分析,《安塞腰鼓》課后布置的修辭手法的仿寫訓練,學生對此已有親和感。本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實踐中對仿寫點的分析、仿寫內(nèi)容的選擇、仿寫的變通與創(chuàng)新產(chǎn)生切身的體悟。三、總結(jié)存儲1.課堂小結(jié)學會根據(jù)需要恰當選擇具體的、合理的仿寫點,達到以“他山之石”來“攻玉”,“假名家之手”寫“我心”的目的,是仿寫的真正要義。2.實踐演練完成課本P24“寫作實踐”第三題。

  •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以和為貴》教案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以和為貴》教案

    【目標導航】1.探究“和”,了解“和”的具體含義及其在當下的積極意義;2.交流“和”,比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張,理解古今“和”的多樣性思想內(nèi)涵;3.運用“和”,搜集生活中“和為貴”的典型事例,感悟剖析并從中汲取營養(yǎng)?!菊n時安排】1課時自由組成小組,搜集相關資料,通過多種手段如多媒體,學生繪畫,音樂等課程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拘抡n導入】中國文化崇尚“和”,有關“和”的思想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昂汀奔缺灰暈檎Q育萬物的本源,也被看做修德養(yǎng)性的關鍵,還被認為是社會交往的準繩,更被尊奉為國家共處的原則。本次綜合性學習以“和”為主題,同學們可以相互探討一下“和”在你們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孫權(quán)勸學》教案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孫權(quán)勸學》教案

    二、介紹故事出處和文中人物《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書名“資治”,說明本書編撰的目的是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孫權(quán)(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三、朗讀感知課文1、聽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語重心長,諄諄告誡(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反問句,強調(diào)并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jīng)典,當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3)“卿言多務,孰若孤?” 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務的理由。要重讀強調(diào)(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感嘆句,要顯出驚訝不解的語氣(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寫作:學寫故事》教案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寫作:學寫故事》教案

    【目標導航】1.通過多個故事的學習,能夠選擇有波折的典型材料,并學會畫故事情節(jié)圖;2.交流閱讀故事的心得體會,掌握創(chuàng)寫故事的基礎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并合理的運用到寫作中;3.通過多個故事的訓練,培養(yǎng)寫作興趣,能夠多問“為什么”“怎么樣”,寫出比較精彩的故事。在創(chuàng)編故事中學會尊重他人的愛,學會關愛他人。一、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一個話題,同學自由發(fā)揮想象,開展故事接龍活動。二、在你的身邊或社會上,每天都在發(fā)生著各種各樣有趣的或有意義的事。以某一件事為素材,展開合理的想象,自擬題目,寫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三、我們熟悉的各種事物,都可能引發(fā)故事,比如眼睛、頭發(fā)、嘴巴,比如書包、校服、手機,又比如軍訓、旅游、社會實踐活動,等等。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外的富有戲劇性的故事。以《 的故事》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寫作:學寫游記》教案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寫作:學寫游記》教案

    【目標導航】1.培養(yǎng)留心觀察、勤于考證的意識,能初步認識到“行萬里路”是增長人生見識和鍛煉獨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徑。2.抓住特點描寫景物,重點突出,詳略得當。3.在寫作活動中了解祖國大好河山,增強熱愛家鄉(xiāng)和祖國的情感,學寫文情并茂的游記。【課時安排】2課時。【課時分配】建議第一課時進行作文指導與寫作,第二課時進行批改、評講、修改。了解作文文題,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關素材,為習作做準備。1.游記常常要對某處景物做定點觀察,以寫出景物的特點。選擇你游覽過的一個景點,圍繞其中的一處風景,寫一個片段。200字左右。2.我們應該都有過出游的經(jīng)歷。旅途中,我們不僅觀賞自然風光,了解民風民俗,同時也會有許多新奇的感受,產(chǎn)生很多思考和遐想。自擬題目,寫一篇游記。不少于600字。3.你一定看過一些展覽,參觀過一些紀念館或博物館,請選擇一次這樣的經(jīng)歷,以《參觀 》為題,寫一篇參觀記。不少于600字。

  • 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教案

    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教案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小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去,松鼠說水很深,他的伙伴昨天剛被淹死,不能過。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得那樣深。說明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文章篇幅較長,涉及的事物較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jié)美、事物美,構(gòu)圖美,我們教師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中扎扎實實的訓練學生的語言。

  • 一年級語文《插秧》教案

    一年級語文《插秧》教案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同學們都喜歡猜謎語,下面聽老師說一則謎語:“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問他是誰,他說你知道?!?學生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鏡子有關的文章,看看作者在文中把什么寫成了鏡子?(板書課題:插秧)[上課伊始,教師用一則謎語引出與本課學習內(nèi)容相關的東西,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二、據(jù)題質(zhì)疑,據(jù)圖釋疑。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可能會問:“插秧”是什么意思?誰插秧?在哪兒插秧?(指導學生觀察書上插圖,引導學生理解圖中戴斗笠的人把水稻的秧苗插在稻田里的活動叫插秧。)究竟是誰插秧?在哪兒插秧?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插秧”這一名詞對于城里的孩子來說比較陌生,如果學生對“插秧”一詞都不理解的話,根本就無法進行課文的學習;如果單純由老師向?qū)W生灌輸“插秧”一詞的定義,學生也會一頭霧水。因此在教學中應利用課文插圖來幫助學生理解“插秧”的含義,并通過學生的質(zhì)疑引發(fā)其學文的欲望。]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說課稿2篇

    (設計意圖:這樣一來,學生的設計方案可能是很開放的,例如,有的學生只是把縱向條形統(tǒng)計圖進行90度旋轉(zhuǎn),得到的橫向統(tǒng)計圖橫軸與縱軸的方向始終與規(guī)范的統(tǒng)計圖不一致(其實,這些“統(tǒng)計圖”也同樣反映這些數(shù)據(jù)的狀況,只是不夠規(guī)范而已)。讓學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得出結(jié)論。這樣可以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2、比較并介紹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產(chǎn)生的條件A、(出示完整的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與縱向條形統(tǒng)計圖)他們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跟同桌說說。(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橫軸:數(shù)據(jù);縱軸:項目)B、(生回答后)小結(jié)揭題:只是豎著的變成橫著了,但是內(nèi)容沒變,只是形狀變了。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板書)。它一般在統(tǒng)計報表中出現(xiàn),有時豎著畫不下的時候我們可以橫著畫出這樣的統(tǒng)計圖。

  • 人教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教案

    人教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教案

    3.小組討論:詩人為我們呈現(xiàn)出了什么樣的人間四月天圖景?結(jié)合詩句分析。教師:把學生分為6至8個小組討論,最后每組選出代表回答,教師點評各組答案,最后指正。教師指正:詩人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清新明麗、溫潤豐美的人間四月天圖景。和煦的微風在春光里飛舞,黃昏的云煙彌漫,繁星在夜空閃爍,細雨灑落在花前,百花鮮艷、婀娜,夜夜的月光皎潔明凈,草是鵝黃的,芽是嫩綠的,蓮是潔白的,繁花一樹樹綻放,春燕一雙雙呢喃。四、課堂小結(jié)1.這首詩歌我們已經(jīng)學習完了,下面請同學們概括歸納一下主題。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預設:這首抒情詩中,詩人使用了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極力抒寫“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表達了對愛的熱烈歌頌。2.分析明晰本詩寫法,體會寫作特色。(教師講解,學生記錄)

  • (說課稿)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第一課時

    (說課稿)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第一課時

    一、說教材《古詩三首》是統(tǒng)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本課有三首古詩。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一詩中作者通過“爆竹聲”、“屠蘇酒”“換桃符”以及開始送暖的春風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繪,展現(xiàn)了人們在春節(jié)的歡快情景和萬象更新的情景。結(jié)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這首詩是通過新年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清明》一詩中作者杜牧描寫的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時節(jié)的景象,借春雨綿綿寄托了作者對逝去親人的惆悵感傷無限哀思。這是一首敘事詩,寓情于景,同時這也是一首七言絕句,語言十分簡潔,通俗易懂,音韻和諧。

上一頁123...272829303132333435363738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zhì)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