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北師大初中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shù)的綜合應用教案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章復習教案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章復習教案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1.對本章內容的認識更全面、更系統(tǒng)化。2.進一步加深對本章基礎知識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并能靈活運用。二.學習重點和難點:重點:本章基礎知識的歸納、總結;基礎知識的運用;整式的加減運算的靈活運用。難點:本章基礎知識的歸納、總結;基礎知識的運用;整式的加減運算的靈活運用與提高。三.學習方法:歸納,總結 交流、練習 探究 相結合 四.教學目標和教學目標解析:教學目標1 同類項 同類項: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也分別相等的項,另外所有的常數(shù)項都是同類項。例如: 與 是同類項; 與 是同類項。注意:同類項與系數(shù)大小無關,與字母的排列順序無關。教學目標2 合并同類項法則 合并同類項法則:把同類項的系數(shù)相加,所得結果作為系數(shù),字母和字母的指數(shù)保持不變,如: 。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絕對值教案2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絕對值教案2

    4、 填表:相反數(shù) 絕對值21 0 -0.75 5、 畫一條數(shù)軸,在數(shù)軸上分別標出絕對值是6 , 1.2 , 0 的數(shù)6、 計算:(1) (2) 五、探究學習1、某人因工作需要租出租車從A站出發(fā),先向南行駛6 Km至B處,后向北行駛10 Km至 C處,接著又向南行駛7 Km至D處,最后又向北行駛2 Km至E處。請通過列式計算回答下列兩個問題:(1) 這個人乘車一共行駛了多少千米?(2) 這個人最后的目的地在離出發(fā)地的什么方向上,相隔多少千米 ?2、寫出絕對值小于3的整數(shù),并把它們記在數(shù)軸上。六、小結一頭牛耕耘在一塊田 地上,忙碌了一整天,表面上它在原地踏步,沒有踏出這塊土地,但我們說,它付出了艱辛和汗水,因為它所走過 的距離之和,有時候我們是無法 想象的。這就是今天所學的絕對值的意義所在。所以絕對值是不考慮方向意義時的一種數(shù)值表示。七、布置作業(yè)做作業(yè)本中相應的部分。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章復習教案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章復習教案

    . 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等于它本身的數(shù)是()A.1 B. C.±1 D.04. 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任何數(shù)的絕對值一定是非負數(shù); B.一個負數(shù)的絕對值一定是正數(shù);C.一個正數(shù)的絕對值一定是正數(shù); D.一個數(shù)不是正數(shù)就是負數(shù);5. 有理數(shù)a、b、c在數(shù)軸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a(chǎn)>b>0>c B.b>0>a>cC.b<a<0< D.a(chǎn)<b<c<06.兩個有理數(shù)的和是正數(shù),積是負數(shù),則這兩個有理數(shù)( )A.都是正數(shù); B.都是負數(shù); C.一正一負,且正數(shù)的絕對值較大; D.一正一負,且負數(shù)的絕對值較大。7.若│a│=8,│b│=5,且a + b>0,那么a-b的值是( )A.3或13 B.13或-13 C.3或-3 D.-3或-138. 大于-1999而小于2000的所有整數(shù)的和是()A.-1999 B.-1998 C.1999 D.20009. 當n為正整數(shù)時, 的值是()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四章復習教案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四章復習教案

    1、如圖,OA、OB是兩條射線,C是OA上一點,D、E是OB上兩點,則圖中共有 條錢段、它們分別是 ;圖中共有 射線,它們分別是 。2、如果線段AB=5cm,BC=3cm,那么A、C兩點間的距離是 3、(1)用度、分、秒表示48.26° (2)用度表示37°28′24″ 4、從3點到5點30分,時鐘的時針轉過了 度。5、一輪船航行到B處測得小島A的方向為北偏西30°,則從A處觀測此B處的方向為( ) A. 南偏東30° B. 東偏北30° C. 南偏東60° D. 東偏北60°6、已知,OA⊥OC,∠AOB∶∠AOC=2∶3,則∠BOC的度數(shù)為( )A. 30° B. 150° C. 30°或150° D. 不同于上述答案7、如圖,AO⊥OB,直線CD過點O,且∠BOD=130°,求∠AOD的大小。8、已知:如圖,B、C兩點把線段AD分成2∶4∶3三部分,M是AD的中點,CD=6,求:線段MC的長。9、平面上有n個點(n≥2)且任意三個點不在同一直線上,經(jīng)過每兩個點畫一條直線,一共可以畫多少條直線?遷移:某足球比賽中有20個球隊進行單循環(huán)比賽(每兩隊之間必須比賽一場),那么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五章復習教案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五章復習教案

    16.已知甲組有28人,乙組有20人,則下列調配方法中,能使一組人數(shù)為另一組人數(shù)的一半的是( ).A.從甲組調12人去乙組 B.從乙組調4人去甲組C.從乙組調12人去甲組 D.從甲組調12人去乙組,或從乙組調4人去甲組17.足球比賽的規(guī)則為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是0分,一個隊打了14場比賽,負了5場,共得19分,那么這個隊勝了( )場.A.3 B.4 C.5 D.618.如圖所示,在甲圖中的左盤上將2個物品取下一個,則在乙圖中右盤上取下幾個砝碼才能使天平仍然平衡?( )A.3個 B.4個 C.5個 D.6個三、解答題.(19,20題每題6分,21,22題每題7分,23,24題每題10分,共46分)19.解方程:2(x-3)+3(2x-1)=5(x+3)20.解方程: 21.如圖所示,在一塊展示牌上整齊地貼著許多資料卡片,這些卡片的大小相同,卡片之間露出了三塊正方形的空白,在圖中用斜線標明.已知卡片的短邊長度為10厘米,想要配三張圖片來填補空白,需要配多大尺寸的圖片.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角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角教案1

    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2.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常用度量單位:度、分、秒,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并會進行簡單的換算.一、情境導入鐘表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同學們,你能說出圖中每個鐘表時針與分針所成的角度嗎?學完了下面的內容,就會知道答案.二、合作探究探究點一: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類型一】 對角的概念的考查下列關于角的說法中正確的有()①角是由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②角的邊越長,角越大;③在角一邊的延長線上取一點;④角可以看作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而形成的圖形.A.1個 B.2個 C.3個 D.4個解析:①角是由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錯誤;②角的大小與開口大小有關,角的邊是射線,沒有長短之分,錯誤;③角的邊是射線,不能延長,錯誤;④角可以看作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而形成的圖形,說法正確.所以只有④正確.故選A.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絕對值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絕對值教案1

    方法總結:由絕對值的定義可知,一個數(shù)的絕對值越小,離原點越近.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即為與標準質量的差的絕對值越小,越接近標準質量.【類型四】 絕對值的非負性已知|x-3|+|y-2|=0,求x+y的值.解析:一個數(shù)的絕對值總是大于或等于0,即為非負數(shù),若兩個非負數(shù)的和為0,則這兩個數(shù)同為0.解:由題意得x-3=0,y-2=0,所以x=3,y=2.所以x+y=3+2=5.方法總結:幾個非負數(shù)的和為0,則這幾個數(shù)都為0.三、板書設計絕對值相反數(shù)絕對值性質→|a|=a(a>0)0(a=0)-a(a<0)互為相反數(shù)的兩個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兩個負數(shù)比較大?。航^對值大的反而小絕對值這個名詞既陌生,又是一個不易理解的數(shù)學術語,是本章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內容.教材從幾何的角度給出絕對值的概念,也就是從數(shù)軸上表示數(shù)的點的位置出發(fā),得出定義的.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去括號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去括號教案1

    方法總結:本題考查了利用數(shù)軸,比較數(shù)的大小關系,對于含有絕對值的式子的化簡,要根據(jù)絕對值內的式子的正負,去掉絕對值符號.探究點四:含括號的整式的化簡應用某商店有一種商品每件成本a元,原來按成本增加b元定出售價,售出40件后,由于庫存積壓,調整為按售價的80%出售,又銷售了60件.(1)銷售100件這種商品的總售價為多少元?(2)銷售100件這種商品共盈利多少元?解析:(1)求出前40件的售價與后60件的售價即可確定出總售價;(2)由“利潤=售價-成本”列出關系式即可得到結果.解:(1)根據(jù)題意得:40(a+b)+60(a+b)×80%=88a+88b(元),則銷售100件這種商品的總售價為(88a+88b)元;(2)根據(jù)題意得:88a+88b-100a=-12a+88b(元),則銷售100件這種商品共盈利(-12a+88b)元.方法總結: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去括號法則和熟練運用合并同類項的法則.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扇形統(tǒng)計圖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扇形統(tǒng)計圖教案1

    根據(jù)題意,得34%x-18%x=160,解得x=1000.所以48%x=48%×1000=480(公頃),18%x=18%×1000=180(公頃),34%x=34%×1000=340(公頃).答:玉米種了340公頃,高粱種了180公頃,水稻種了480公頃.方法總結: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獲取正確的信息是解題的關鍵.語文老師對班上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做了調查,并請數(shù)學老師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統(tǒng)計圖.(1)哪種書籍最受歡迎?(2)哪兩種書籍受歡迎程度差不多?(3)圖中扇形分別表示什么?(4)圖中的各個百分比如何得到?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解:(1)科幻書籍最受歡迎,可從扇形的大小或圖中百分比的大小得出.(2)科普書籍和武俠書籍受歡迎程度差不多,可從圖中扇形大小或圖中所標百分比的大小得出.(3)圖中扇形分別代表了最喜歡某種書籍的人數(shù)占全班人數(shù)的百分比.(4)用最喜歡某種書籍的人數(shù)比全班的總人數(shù)即可得各個百分比,所有的百分比之和為1.方法總結:由扇形統(tǒng)計圖獲取信息時,一定要明確各個項目和它們所占圓面的百分比.

  • 一次函數(shù)說課稿(教案)

    一次函數(shù)說課稿(教案)

    一、教材分析一次函數(shù)是中學數(shù)學中的一種最簡單、最基本的函數(shù),是反映現(xiàn)實世界的數(shù)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的常見數(shù)學模型之一,一次函數(shù)這一章在整個教材中將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特別是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和性質的理解和掌握,又是后續(xù)知識發(fā)展的起點,對今后知識的掌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掌握正比例函數(shù)、一次函數(shù)的概念、圖像、性質及解析式的確定。2.理解一次函數(shù)與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關系,會應用于解決數(shù)學和實際生活問題。

  • 北師大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三角函數(shù)的計算2教案

    北師大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三角函數(shù)的計算2教案

    解在角度單位狀態(tài)為“度”的情況下(屏幕顯示出 ),按下列順序依次按鍵:顯示結果為36.538 445 77.再按鍵:顯示結果為36゜32′18.4.所以,x≈36゜32′.例5 已知cot x=0.1950,求銳角x.(精確到1′)分析根據(jù)tan x= ,可以求出tan x的值,然后根據(jù)例4的方法就可以求出銳角x的值.四、課堂練習1. 使用計算器求下列三角函數(shù)值.(精確到0.0001)sin24゜,cos51゜42′20″,tan70゜21′,cot70゜.2. 已知銳角a的三角函數(shù)值,使用計算器求銳角a.(精確到1′)(1)sin a=0.2476; (2)cos a=0.4174;(3)tan a=0.1890; (4)cot a=1.3773.五、學習小結內容總結不同計算器操作不同,按鍵定義也不一樣。同一銳角的正切值與余切值互為倒數(shù)。在生活中運用計算器一定要注意計算器說明書的保管與使用。方法歸納在解決直角三角形的相關問題時,常常使用計算器幫助我們處理比較復雜的計算。

  • 北師大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30°,45°,60°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2教案

    北師大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30°,45°,60°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2教案

    教學目標:1.能利用三角函數(shù)概念推導出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2.在探索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形結合思想.教學重點:特殊角30°、60°、45°的三角函數(shù)值.教學難點:靈活應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進行計算.☆ 預習導航 ☆一、鏈接:1.如圖,用小寫字母表示下列三角函數(shù):sinA = sinB =cosA = cosB =tanA = tanB =2. 中,如果∠A=30°,那么三邊長有什么特殊的數(shù)量關系?如果∠A=45°,那么三邊長有什么特殊的數(shù)量關系?二、導讀:仔細閱讀課本內容后完成下面填空:

  • 北師大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三角函數(shù)的計算1教案

    北師大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三角函數(shù)的計算1教案

    如圖,課外數(shù)學小組要測量小山坡上塔的高度DE,DE所在直線與水平線AN垂直.他們在A處測得塔尖D的仰角為45°,再沿著射線AN方向前進50米到達B處,此時測得塔尖D的仰角∠DBN=61.4°,小山坡坡頂E的仰角∠EBN=25.6°.現(xiàn)在請你幫助課外活動小組算一算塔高DE大約是多少米(結果精確到個位).解析:根據(jù)銳角三角函數(shù)關系表示出BF的長,進而求出EF的長,得出答案.解:延長DE交AB延長線于點F,則∠DFA=90°.∵∠A=45°,∴AF=DF.設EF=x,∵tan25.6°=EFBF≈0.5,∴BF=2x,則DF=AF=50+2x,故tan61.4°=DFBF=50+2x2x=1.8,解得x≈31.故DE=DF-EF=50+31×2-31=81(米).所以,塔高DE大約是81米.方法總結:解決此類問題要了解角之間的關系,找到與已知和未知相關聯(lián)的直角三角形,當圖形中沒有直角三角形時,要通過作高或垂線構造直角三角形.

  • 北師大初中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軸對稱與坐標變化2教案

    北師大初中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軸對稱與坐標變化2教案

    8.一束光線從點A(3,3)出發(fā),經(jīng)過y軸上點C反射后經(jīng)過點B(1,0)則光線從A點到B點經(jīng)過的路線長是( )A.4 B.5 C.6 D.7第四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1、關于y軸對稱的兩個圖形上點的坐標特征:(x , y)——(- x , y)2、關于x軸對稱的兩個圖形上點的坐標特征:(x , y)——(x , - y)3、關于原點對稱的兩個圖形上點的坐標特征:(x , y)——(- x , -y)第五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習題3.5 1,2,3四、 教學反思通過“坐標與軸對稱”,經(jīng)歷圖形坐標變化與圖形的軸對稱之間的關系的探索過程, 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學生能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積極交流合作,體驗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教學中務必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機會,留給學生充足的動手機會和思考空間,教師不要急于下結論。事先一定要準備好坐標紙等,提高課堂效率。

  • 北師大初中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軸對稱與坐標變化1教案

    北師大初中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軸對稱與坐標變化1教案

    解析:從各點的位置可以發(fā)現(xiàn)A1(1,0),A2(1,1),A3(-1,1),A4(-1,-1),A5(2,-1),A6(2,2),A7(-2,2),A8(-2,-2),A9(3,-2),A10(3,3),A11(-3,3),A12(-3,-3),….仔細觀察每四個點的橫、縱坐標,發(fā)現(xiàn)存在著一定規(guī)律性.因為2015=503×4+3,所以點A2015在第二象限,縱坐標和橫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所以A2015的坐標為(-504,504).故填(-504,504).方法總結:解決此類題常用的方法是通過對幾種特殊情況的研究,歸納總結出一般規(guī)律,再根據(jù)一般規(guī)律探究特殊情況.三、板書設計軸對稱與坐標變化關于坐標軸對稱作圖——軸對稱變換通過本課時的學習,學生經(jīng)歷圖形坐標變化與圖形的軸對稱之間的關系的探索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作圖技能,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激發(fā)數(shù)學學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教學過程中學生能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積極交流合作,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 初中數(shù)學人教版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設計教案

    初中數(shù)學人教版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設計教案

    (一)例題引入籃球聯(lián)賽中,每場比賽都要分出勝負,每隊勝1場得2分,負1場得1分。某隊在10場比賽中得到16分,那么這個隊勝負場數(shù)分別是多少?方法一:(利用之前的知識,學生自己列出并求解)解:設剩X場,則負(10-X)場。方程:2X+(10-X)=16方法二:(老師帶領學生一起列出方程組)解:設勝X場,負Y場。根據(jù):勝的場數(shù)+負的場數(shù)=總場數(shù) 勝場積分+負場積分=總積分得到:X+Y=10 2X+Y=16

  • 北師大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利用三角函數(shù)測高2教案

    北師大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利用三角函數(shù)測高2教案

    問題2、如何用測角儀測量一個低處物體的俯角呢?和測量仰角的步驟是一樣的,只不過測量俯角時,轉動度盤,使度盤的直徑對準低處的目標,記下此時鉛垂線所指的度數(shù),同樣根據(jù)“同角的余角相等”,鉛垂線所指的度數(shù)就是低處的俯角.活動三:測量底部可以到達的物體的高度.“底部可以到達”,就是在地面上可以無障礙地直接測得測點與被測物體底部之間的距離.要測旗桿MN的高度,可按下列步驟進行:(如下圖)1.在測點A處安置測傾器(即測角儀),測得M的仰角∠MCE=α.2.量出測點A到物體底部N的水平距離AN=l.3.量出測傾器(即測角儀)的高度AC=a(即頂線PQ成水平位置時,它與地面的距離).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就能求出物體MN的高度.在Rt△MEC中,∠MCE=α,AN=EC=l,所以tanα= ,即ME=tana·EC=l·tanα.又因為NE=AC=a,所以MN=ME+EN=l·tanα+a.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等式的基本性質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等式的基本性質教案1

    方法總結:對等式進行變形,必須在等式的兩邊同時進行,即同加或同減,同乘或同除,不能漏掉一邊,且同加或同減,同乘或同除的數(shù)必須相同.探究點二: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用等式的性質解下列方程:(1)4x+7=3; (2)12x-13x=4.解析:(1)在等式的兩邊都減7,再在等式的兩邊都除以4,可得答案;(2)在等式的兩邊都乘以6,再合并同類項,可得答案.解:(1)方程兩邊都減7,得4x=-4.方程兩邊都除以4,得x=-1;(2)方程兩邊都乘以6,得3x-2x=24,x=24.方法總結:解方程時,一般先將方程變形為ax=b的形式,然后再變形為x=c的形式.三、板書設計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感受數(shù)學思想的條理性和數(shù)學結論的嚴密性.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等式的基本性質教案2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等式的基本性質教案2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等式的性質;會運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探究、歸納、應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能力,獲取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3、情感目標:通過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學生積極愉悅地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意識和情感,敢于面對數(shù)學活動中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解決問題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理解和應用等式的性質。難點:應用等式的性質,把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化為“x=a”的形式。教學時數(shù) 2課時(本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教學過程(一) 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上課開始,給出思考,(算一算,試一試)能否用估算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學生不用筆算,只能估算)

  • 北師大版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與性質說課稿

    北師大版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與性質說課稿

    教學媒體設計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將powerpoint、《幾何畫板》兩種軟件結合起來制作上課課件。制作的課件,不僅課堂所授容量大,而且,利用作二次函數(shù)圖像的動畫性,更加形象的反映出作圖的過程,增加數(shù)學的美感,激發(fā)學生作圖的興趣。教學評價設計本節(jié)課,我合理、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利用powerpoint,《幾何畫板》這兩種軟件制作了課件,特別是《幾何畫板》軟件的應用,畫出了標準、動畫形式的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讓抽象思維不強的學生,更加形象的結合圖形,分析說出二次函數(shù)y=ax2的有關性質,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為了突出重點,攻破難點,我要求學生“先觀察后思考”、“先做后說”、“先討論后總結”,“師生共做”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起主導作用的教學原則。本節(jié)課,讓學生有觀察,有思考,有討論,有練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高效率、高質量地上好這一堂課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上一頁123...67891011121314151617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