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找小貓(第二教時)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北京的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北京的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精品教案

    提問:城市環(huán)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有些同學基本同意自行車多是加劇南京空氣污染的間接原因,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歸納小結:工業(yè)和交通是城市環(huán)境的主要污染源。而自行車是一種綠色交通工具,既環(huán)保又經濟。只有當它在某些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不分的地段,影響車輛行駛速度的時候,它才可能成為加劇空氣污染的間接原因。問:那我們針對交通工具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有什么解決方法嗎?歸納小結:? 實施減少汽車尾氣污染的技術措施? 加強道路綠化? 合理規(guī)劃城市道路,提高車速? 制定相關法規(guī)嚴禁各種車輛違規(guī)鳴喇叭? 在噪音嚴重的地區(qū)設置先進的隔音設施總結: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了自行車過多并不是造成北京交通擁擠的主要原因,但自行車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確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一個原因。從這方面來講,在一些混合車道地段,自行車是造成空氣污染加劇的間接原因。那么在北京到底是應該鼓勵自行車的發(fā)展還是限制自行車的發(fā)展呢?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環(huán)境對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環(huán)境對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教案

    (1)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傳統(tǒng)民居的差異,分析形成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北方民居的墻體嚴實厚重,南方民居的墻體輕?。弧獜谋钡侥?,民居的屋頂坡度逐漸增大,房檐逐漸加寬,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2)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城市住宅摟的差異,分析導致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如果不考慮地價、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積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樣高度的多幢樓房,北方樓房的南北間距比南方大。點撥:本活動要求學生了解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點的不同,并由此認識地理環(huán)境 差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1)比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長,南方的夏季濕熱而漫長。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陽光照和熱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北方民居的墻體嚴實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溫御寒;南方民居的墻體輕薄,利于在夏季通風透氣。從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漸增大,民居的屋頂坡度也逐漸增大(利于排水) ;隨著對保溫要求的降低和對通風納涼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漸加寬,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

  •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1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質年代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1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質年代教案

    學習方法實驗法、討論法。教學 媒體投影儀、投影片、巖石標本、實驗器具。學習過程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質年代1、思考回答:初生地球 有什么特點?2、【啟發(fā)提問】看課本大氣的早期是怎樣演化的?水圈是怎樣形成? 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相互啟發(fā)補充。3、學生討論、回答:生命起源的過程怎樣?大氣又是怎樣繼續(xù)演化的?二、記錄地球歷史 的“書頁 ”——巖層和化石1、學生討論 、回答:地球上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三種巖石的形成和特點2 5、【啟發(fā)提問】化石是怎樣形成的?他有什么作用?三、地質年代1、【啟發(fā)提問】地質年代劃分依據是什么?2、學生討論、總結。各階段的特點?學后記:

  •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2實現雙贏的能源戰(zhàn)略—西氣東輸工程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2實現雙贏的能源戰(zhàn)略—西氣東輸工程教案

    圖11-3 “西氣東輸線路示意圖”圖中可見西氣東輸工程主要穿越的地形區(qū)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寧夏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連接了我國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個經濟地帶,自然景觀上由東向西呈現出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窘虒W內容】一、 打造中國能源輸送的大動脈1、 西氣東輸工程概況(1)三大組成部分——天然氣開發(fā)建設、主干管道建設、東部用戶管網建設(2)主干道走向——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向東經過庫爾勒、吐魯番、哈密、柳園、張掖、武威、干塘、中寧、靖邊、柳林、鄭州、尉氏、淮南、南京、常州,最終到達上海,全長近4200千米。[經典例題1]讀“我國西氣東輸主干道走向示意圖”(圖11-5),回答:(1)天然氣按形成和來源分屬于來自 的能源,與煤炭相比具有的優(yōu)點是

  •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2山區(qū)農業(yè)資源的綜合開發(fā)與生態(tài)建設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2山區(qū)農業(yè)資源的綜合開發(fā)與生態(tài)建設教案

    【教學內容】一、農業(yè)資源的綜合開發(fā)1、目的和意義(1) 目的: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丘陵山區(qū)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山區(qū)日益繁榮。(2) 意義:有利于低山丘陵山地某一種自然資源的多方面利用和多層次利用。2、開發(fā)模式(1)走立體化農業(yè)的道路①發(fā)展立體化農業(yè)的原因:南方低山丘陵區(qū)的地形地貌多樣,山地與平原的比例為4:1;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可耕地后備資源不足,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脆弱。②千煙洲的立體農業(yè)生產體系土地利用結構:土地利用方式多樣化(林地、草地、耕地、水面甚至家庭院落都已被利用);農業(yè)生產類型多樣(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種植業(yè)等都有安排),且林業(yè)用地(包括果園和經濟林地)面積最大,超過農業(yè)用地的一半,反映出千煙洲的農業(yè)結構已從過去的以糧食生產為主轉變到現在的以林業(yè)為主。布局形式:丘山——丘下為“用才林——經濟林和毛竹——果園或人工草地——農業(yè)——魚塘”。

  •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2西南區(qū)交通運輸建設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2西南區(qū)交通運輸建設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教案

    1、圖9.6“南昆鐵路示意圖”掌握南昆鐵路起止點、支線、途經地區(qū)、鐵路線附近的礦產資源(云南的磷礦、貴州的煤礦、廣西的鋁礦等);南昆鐵路使西南區(qū)南連北海、防城港、湛江、欽州等港,成為西南區(qū)通往沿海地區(qū)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使西南地區(qū)物資出海路程縮短了600千米,對西南區(qū)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政治、戰(zhàn)略意義。2、圖9.10“西南三省一市和廣西主要鐵路分布圖”本圖展現了西南三省一市和廣西的主要鐵路分布,要求重點掌握本區(qū)內的環(huán)狀鐵路——成渝-川黔-貴昆-成昆線,新建的南昆線、內昆線,以及寶成線(聯系西北區(qū)),襄渝線、湘黔線和湘桂-黔桂線(聯系中南區(qū)),枝柳線(聯系中南區(qū)和華北區(qū))等區(qū)際鐵路,昆河線等國際鐵路及重要鐵路樞紐。3、圖9.11“西藏自治區(qū)交通圖”西藏自治區(qū)是我國目前唯一沒有正式通鐵路的省級行政區(qū),讀圖后要能掌握聯系拉薩的四大入藏(川藏、青藏、新藏、滇藏)公路及正在建設的青藏鐵路。

  •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2西南區(qū)交通運輸建設的地理背景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2西南區(qū)交通運輸建設的地理背景教案

    1、圖9.2“西南區(qū)地形圖”自西向東跨全國地勢三大階梯。主要地形區(qū)有青藏高原、橫斷山區(qū)、四川盆地、云貴高原和廣西境內的平原。要求熟練掌握各地形區(qū)的分布、特點,并能分析其對交通建設的影響。2、圖9.5“川、滇、黔、渝、桂主要礦產分布圖”讀圖找出本區(qū)主要的礦產及分布地區(qū),看本區(qū)已建有哪些工業(yè)基地,分析工業(yè)基地建設的條件。假如本區(qū)有發(fā)達的交通,還可以建設哪些工業(yè)基地。(【教學內容】“要想富,先修路”,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與交通建設兩者相輔相成。在西部大開發(fā)的背景下,西南地區(qū)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經典例題1](2001年廣東河南卷)在西部大開發(fā)中,鐵路等基礎建設必須先行,這主要是因為鐵路建設()A.投資規(guī)模巨大,建設周期較長B.提供就業(yè)機會,提高人均收入C.加快商品流通,促進共同發(fā)展D.投資回報較高,實現持續(xù)發(fā)答案:C

  •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2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的意義和作用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2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的意義和作用教案

    1、圖5.3“長江中游防洪形勢圖”(1)讀圖后,說出長江中游的主要水文特征: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2)分析“千里長江,險在荊江”的原因及其解決的措施:荊江河段特別彎曲,有“九曲回腸”之稱,水流不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高出兩岸平地,形成“懸河”。一旦發(fā)生洪水,堤防漫潰直接威脅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區(qū)的農田、企業(yè)、城市、交通要道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新中國成立后,治理荊江的措施主要有:修建荊江分洪工程,完成了幾處裁彎取直工程,加固了荊江大堤。(3)在圖上找出主要分洪區(qū)。2、圖5.5“長江三峽圖”(1)掌握長江三峽的組成、名稱及其在圖上的位置:說明:①長江三峽的長度數據有多種,如192千米、193千米、204千米208千米等。②有的著作中把大寧河寬谷劃入瞿塘峽,把香溪寬谷劃入西陵峽。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教案2篇

    三、制定實驗方案的兩個問題:1.怎樣測量(或比較)物體的加速度: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并交流。學生可能會提出下面的一些方案:方法一:測出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 時間內的位移 ,則 ;方法二:在運動的物體上安裝一條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根據紙帶上打出的點來測量加速度;方法三:測出兩個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發(fā)生的位移 、 ,則 ;方法四:測出兩個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物體在相同的位移內所用的時間 、 ,則 ;2.怎樣提供并測量物體所受的恒力:教師提出:現實中,除了在真空中拋出或落下的物體(僅受重力)外,僅受一個力的物體幾乎是不存在的。然而,一個單獨的力作用效果與跟它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合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因此,實驗中力 的含義指物體所受的合力。以在水平軌道上用繩牽引小車加速運動為例,小車受到四個力的作用,即重力、支持力、繩的拉力和軌道對小車的摩擦力(當物體運動的速度比較小時,我們可以忽略空氣的阻力)。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物理學與人類文明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物理學與人類文明教案2篇

    1. 課前觀看視頻《物理學與人類文明》2. 分組討論,派代表發(fā)言,談學習感受。主要是物理的地位,物理的學習方法。3. 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在內容和方法上的區(qū)別高中物理除了現象、概念和規(guī)律之外還應該關注研究問題的方法,學會從先想到抽象,從定性到定量研究問題,學會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學會實驗探究,學會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4. 高中物理學習的基本要求高中物理學習應該“重視實驗,勤于思考”和“經歷過程,體驗方法”。高中物理學習與初中物理學習雖然有一定區(qū)別,但也不是孤立的,要繼續(xù)堅持初中物理學習中積累的學習方法和體會,重視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總結和提煉,做到:(1) 認真閱讀,學會自學要學好物理,就要認真閱讀課本。閱讀課本是要抓住關鍵詞語,弄清語句間的邏輯順序和因果關系,領會文章段落所表達的物理內容,掌握課本敘述物理問題的表達方法。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教案2篇

    ①平動的物體一般可以看作質點做平動的物體,由于物體上各點的運動情況相同,可以用一個點代表整個物體的運動,在這種情況下,物體的大小、形狀就無關緊要了,可以把整個物體當質點。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車身上各部分的運動情況相同,當我們把汽車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它的運動的時候,就可以把汽車當作質點。當然,假如我們需要研究汽車輪胎的運動,由于輪胎上各部分運動情況不相同,那就不能把它看作質點了。要注意的是:同一物體在不同情況下有時可看質點,有時不可以看作質點,一列火車從北京開到上海,研究火車的運行的時間,可將火車看成質點,而火車過橋時,計算火車過橋的時間,不可以將火車看成質點。②有轉動但轉動為次要因素例如:研究地球公轉時,可把地球看作質點;研究地球自轉時,不能把地球看作質點。③物體的形狀、大小可忽略再如:乒乓球旋轉對球的運動的較大的影響,運動員在發(fā)球、擊球時都要考慮,就不能把乒乓球簡單看作質點。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教案2篇

    1.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物體的質量不變,測量物體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有了實驗的基本思路,接下去我們就要準備實驗器材,以及為記錄實驗數據而設計一個表格。為了更直觀地判斷加速度與力的數量關系,我們以 為縱坐標、 為橫坐標建立坐標系,根據各組數據在坐標系中描點。如果這些點在一條過原點的直線上,說明 與 成正比,如果不是這樣,則需進一步分析。2.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物體所受力不變,測量不同質量的物體在該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有了實驗的基本思路,接下去我們就要準備實驗器材,以及為記錄實驗數據而設計一個表格。為了更直觀地判斷加速度與質量的數量關系,我們以 為縱坐標、 為橫坐標建立坐標系,根據各組數據在坐標系中描點,根據擬合的曲線形狀,初步判斷 與 的關系是反比例函數。再把 圖像改畫為 圖像,如果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直線,說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教案2篇

    (創(chuàng)設實例:多媒體播放視頻劉翔的110m欄。)1.提出問題:怎樣定量(準確)人描述車或劉翔所在的位置?2.提示:你的描述必須能反映物體(或人)的運動特點(直線)、運動方向、各點之間的距離等因素。3.總結:①為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坐標系是在參考系的基礎上抽象出來的概念,是抽象化的參考系。為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如果物體在一維空間運動,即沿一條直線運動,只需建立直線坐標系,就能準確表達物體的位置;如果物體在二維空間運動,即在同一平面運動,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當物體在三維空間運動時,則需要建立三維坐標系。①一維坐標:描述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即物體做一維運動時,可以以這條直線為x軸,在直線上規(guī)定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建立直線坐標系。如圖1-1-1所示,若某一物體運動到A點,此時它的位置坐標XA=3m,若它運動到B點,則此時它的坐標XB=-2m(“-”表示沿X軸負方向)。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2篇

    生:還可以從表盤上直接讀出公里里程.師:日常生活中的“速度”有時指速度,也有時指速率,要看實際的物理情景。[討論與交流]甲、乙兩位同學用不同的時間圍繞操場跑了一圈,都回到了出發(fā)點,他們的平均速度相同嗎?怎樣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學生討論,體驗平均速度的缺陷,引入平均速率。生1:位移都是零,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所以他們的平均速度都是零。生2:即使一位同學站在原地不跑,他的平均速度也是零啊,可我們運動會上不是這樣比快慢的,如果這樣,那多不公平啊?師:平均速度v=Δx/Δt,甲、乙的位移都為零,所以他們的平均速度也都等于零.在這里平均速度無法顯示他們運動快慢的不同,要用到另一物理量: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物體運動通過的路程跟所用時間的比值.他們兩人通過的路程相同且都不為零,但所用時間不同.顯然用時短的運動得快,也就是平均速率大.生:這不是我們初中學過的速度嗎?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2動能和動能定理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2動能和動能定理教案2篇

    二、課堂教學(課前由科代表發(fā)回預習學案)1、教師根據預習學案檢查結果提出問題(用多媒體展示),引導全班討論(重點討論:①、為什么動能的表達式一定是 mV2 ?你如何得出這個結論?②、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所做的功,和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量有什么關系?你如何得出這個結論?這個做功的力和F=ma中的力F有什么關系)。有困難的小組應及時問老師。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巡視指導。2、學生自主閱讀課文“7 動能和動能定理”中的“動能的表達式”,然后完成如下練習(教師在此過程中巡視指導):2.1嘗試推出動能的表達式(鼓勵會推導的同學積極上臺板演,老師引導討論)。2.2寫出動能的小結(認真閱讀教材p66倒數第二段、第三段,結合你推導動能表達式的過程,認真思考后四人一組討論:①、動能是矢量還是標量?②、動能的單位是什么?③、你認為應從哪幾方面來理解動能?)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2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2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教案2篇

    “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過程”,這是本章教學中的一條主線。對于一種勢能,就一定對應于相應的力做功。類比研究重力勢能是從分析重力做功入手的,研究彈簧的彈性勢能則應從彈簧的彈力做功入手。然而彈簧的彈力是一個變力,如何研究變力做功是本節(jié)的一個難點,也是重點。首先,要引導學生通過類比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得出彈簧的彈力做功和彈簧的彈性勢能的關系。其次,通過合理的猜想與假設得出彈簧的彈力做功與哪些物理量有關。最后,類比勻變速直線運動求位移的方法,進行知識遷移,利用微元法的思想得到彈簧彈力做功的表達式,逐步把微分和積分的思想滲透到學生的思維中。本節(jié)課通過游戲引入課題,通過生活中拉弓射箭、撐桿跳高和彈跳蛙等玩具以及各種彈簧等實例來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給學生感性認識,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彈簧彈力做功的影響因素進行猜想和假設,提出合理的推測,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心理,構思實驗,為定性探究打下基礎。然后,引導學生通過類比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得出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彈力做功的關系。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2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2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教案2篇

    教學目標㈠知識與技能1.要弄清實驗目的,本實驗為驗證性實驗,目的是利用重物的自由下落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2.要明確實驗原理,掌握實驗的操作方法與技巧、學會實驗數據的采集與處理,能夠進行實驗誤差的分析,從而使我們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認識,不止停留在理論的推導上,而且還能夠通過親自操作和實際觀測,從感性上增加認識,深化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3.要明確織帶選取及測量瞬時速度簡單而準確的方法。㈡過程與方法1.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及實驗誤差分析的能力。2.通過同學們的親自操作和實際觀測掌握實驗的方法與技巧。3.通過對紙帶的處理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體會處理問題的方法,領悟如何間接測一些不能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2行星的運動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2行星的運動教案2篇

    知識與技能1.知道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基本內容.2.知道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這個比值與行星的質量無關,但與太陽的質量有關.4.理解人們對行星運動的認識過程是漫長復雜的,真理是來之不易的.過程與方法通過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開普勒等幾位科學家對行星運動的不同認識,了解人類認識事物本質的曲折性并加深對行星運動的理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澄清對天體運動裨秘、模糊的認識,掌握人類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2.感悟科學是人類進步不竭的動力.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認識行星的運動.學好本節(jié)有利于對宇宙中行星的運動規(guī)律的認識,掌握人類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并有利于對人造衛(wèi)星的學習.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2圓周運動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2圓周運動教案2篇

    《勻速圓周運動》為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4節(jié).它是學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線運動的規(guī)律和曲線運動問題的處理方法后,接觸到的又一個美麗的曲線運動,本節(jié)內容作為該章節(jié)的重要部分,主要要向學生介紹描述圓周運動的幾個基本概念,為后繼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人教版教材有一個的特點就是以實驗事實為基礎,讓學生得出感性認識,再通過理論分析總結出規(guī)律,從而形成理性認識。教科書在列舉了生活中了一些圓周運動情景后,通過觀察自行車大齒輪、小齒輪、后輪的關聯轉動,提出了描述圓周運動的物體運動快慢的問題。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知道什么是圓周運動、什么是勻速圓周運動。理解線速度的概念;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會用它們的公式進行計算。②理解線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間的關系:v=rω=2πr/T。③理解勻速圓周運動是變速運動。④能夠用勻速圓周運動的有關公式分析和解決具體情景中的問題。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名著導讀 《駱駝祥子》 圈點與批注教案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名著導讀 《駱駝祥子》 圈點與批注教案

    本環(huán)節(jié)交流的內容側重于體驗與心得,是建立在充分閱讀后的再創(chuàng)作,也是對小說閱讀方法和內容的總結性歸納和展示,需要學生有較高的閱讀理解能力。三、延伸探討《駱駝祥子》的藝術特色師:同學們,了解經典作品的藝術魅力,然后能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是何等快樂的事?。≌埬愀鶕约旱拈喿x體驗,概括對《駱駝祥子》這部小說藝術特色的評價。(生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后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師明確)預設 (1)結構緊密,線索分明。(2)語言樸實自然,生動明快,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氣息。幽默和“京味兒”語言運用熟練。(3)善于運用各種描寫方法(肖像、心理、環(huán)境描寫等)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及發(fā)展變化。(4)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寫北京的生活,北京的車夫,北京種種的風俗人情等。在炎涼的世態(tài)中揭示地方文化。

上一頁123...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

PPT全稱是PowerPoint,LFPPT為你提供免費PPT模板下載資源。讓你10秒輕松搞定幻燈片制作,打造?顏值的豐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