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夢游天姥吟留別》說課稿 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峨日朵雪峰之側》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峨日朵雪峰之側》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二)朗讀詩歌,整體感知好詩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在整體感知階段,綜合利用自由朗讀、齊讀和示范朗讀,讓學生借助誦讀走進詩歌。 設計意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育中,提倡誦讀,因為這種方式是心、口、耳、目并用,感知的強度比單一感官的感受極大增強,語感的生成速度和品質都會提高?!?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語言建構與運用”也要求采用語感與語理相互促進的辦法來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而語感與語理的培養(yǎng)離不開“誦讀”這一活動。多讀幾遍,不僅可使其義自見,也可使其意自明、其理自通、其氣自涌。(三)鑒賞詩歌,重點突破在多樣的朗讀活動之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首現(xiàn)代詩,它在語意和詩意理解上并不像古典詩歌那樣有著語言、歷史及手法方面的障礙。但是,這并不代表現(xiàn)代詩就不值得仔細品味、認真咀嚼,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詩依然有著其濃濃的詩味和詩性。我將借助古典詩歌鑒賞方法來指導學生解讀現(xiàn)代詩歌。我們先從學生最熟悉、賞析起來最容易的修辭手法入手,學生呈現(xiàn)了以下自主學習的成果。

  • 《拿來主義》說課稿(三)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拿來主義》說課稿(三)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學生展示:魯迅在《拿來主義》討論“送去主義”時使用的不是徐、劉二人歐洲巡展的事實,而是《大晚報》評價二人歐洲巡展為“發(fā)揚國光”這一事實,故用了“叫作”,且是加引號的“發(fā)揚國光”;用“送”字表明自己針對的對象不是梅蘭芳本人及其藝術,而是“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的人及其行為,即強行將中國戲劇與象征主義相聯(lián)系的牽強附會的行徑。可見,魯迅針對的是當時國民政府一味送去的行徑和主流媒體宣揚為“發(fā)揚國光”的輿論導向。設計意圖:有的放矢,針砭時弊是雜文的突出特征。耙子指向哪兒、時弊是什么是必須思考的問題。有學生誤以為魯迅在批判徐悲鴻、劉海粟、梅蘭芳等人,甚至調侃說魯迅“懟人狂魔”“老陰陽師”。通過此活動,細讀文本,還原歷史,抓住“叫作”與“送”的主體,找準魯迅批判的對象和針對的現(xiàn)象。同時,引導學生用不可隨意使用所謂網(wǎng)絡“梗文化”來消解名人、偉人等事跡的嚴肅性,不可以娛樂心態(tài)品讀經(jīng)典作品。

  • 古詩詞誦讀《將進酒》說課稿2021-2022學年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

    古詩詞誦讀《將進酒》說課稿2021-2022學年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

    一、說教材選修課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它力爭促進學生各自特長和個性的形成。我們在必修部分已經(jīng)學習了李白的一首古風《蜀道難》,學生對李白其人及其詩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單元的任務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它要求我們通過對古典詩歌聲律特點的把握,學習有感情地吟詠,誦讀作品,并深入地了解詩歌的感情。《將進酒》一詩時而奔放,時而深沉,感情大起大落變化明顯,學生容易進入吟詠和體會情感的體驗閱讀中。二、說教法學法現(xiàn)代語文觀念中提倡語文教學要多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特別是對一些優(yōu)秀的古詩文。可見在學習古代詩文的過程中,誦讀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梢栽诶首x中理解詩文的內容,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反復的朗讀中可以慢慢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本堂課我采取以誦讀為線索,完成對詩歌思想內容的理性思考。

  • 《故都的秋》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故都的秋》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1.圈點、勾畫重要詞語評點的讀書習慣和方法。如全出描繪秋色的詞語,標出傳遞秋聲的詞語,點評北國故都秋色的詞語、南國秋色的詞語,攝取主要信息。2.口、耳、手、腦并用的讀書習慣和方法。如默讀、聽讀、跟讀時,不動筆墨不看書,不動思維不讀書。3.學以致用的遷移運用方法。如投影儀的練習設計,讓學生由品文到品讀詩詞等。四、說教學程序(一)導語激趣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導語也就顯得十分重要。好的導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篇課文的導語我是這樣來設計的:同學們,自古詩家多愛秋,因為秋是文人心中的一粒愁種子?!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边@是杜甫面對秋風登高而抒懷;“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边@是李清照面對秋雨而吟詠愁情。秋風秋雨愁煞人啦。

  • 《促織》說課稿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促織》說課稿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淄博)人。清代小說家,出身于沒落地主家庭。天資聰明,學問深厚,十九歲時連中縣、府、道三個第一,但此后屢應省試不第,年七十一,始被補上歲貢生,一生憂郁自傷,窮愁潦倒。從二十歲左右開始寫作,歷時二十余年,創(chuàng)作了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另有詩、文集《聊齋詩集》、《聊齋文集》?!读凝S志異》是蒲松齡傾力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傲凝S”是作者的書齋名。“志異”就是記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誕不經(jīng)的奇聞軼事。作者巧妙地通過這些離經(jīng)虛幻的故事,大膽地揭露社會多方面的黑暗現(xiàn)實,贊美了青年男女敢于沖破封建禮教樊籬的精神,抒發(fā)了作者自己滿腔的“孤憤”。郭沫若曾題蒲松齡故居聯(lián):“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題聯(lián):“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簡明而生動地道出了《聊齋志異》的文學特點。

  • 《再別康橋》說課稿(二)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再別康橋》說課稿(二)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康橋風光、劍橋大學風貌(配上劍橋的優(yōu)美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對課文有一定的感知,幫助理解詩人的“康橋情結”)2.誦讀體味(教學重點的解決)先讓學生自由朗誦。要求學生談談對全詩的整體感受教師稍加點撥,答案不需標準,只要整體把握正確即可。然后逐字逐句指導朗誦并結合作者獨特的人生際遇分析本詩所體現(xiàn)的詩情和藝術上的“三美”,從而達到準確把握作品主旨的目的。這種引導是循序漸進的,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簡介詩歌“三美”追求聞一多先生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集詩人、學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詩人。他不但致力于新詩藝術美的探索,提出了音樂美(音節(jié))、繪畫美(詞藻)、建筑美(節(jié)的勻稱和句的均齊)的詩歌\"三美\"的新格律詩理論主張,還努力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寫出了許多精美詩篇。他的新格律詩理論被后人稱為現(xiàn)代詩學的奠基石,影響深遠。

  • 《再別康橋》說課稿(三)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再別康橋》說課稿(三)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四、教法與學法1.誦讀法,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尤其是《再別康橋》這樣一首意境很美的詩歌,更需要通過誦讀去感受詩中的情感、韻味,把握其中的美。誦讀方式可以范讀、齊讀等多種方式。2.發(fā)現(xiàn)法,新課程標準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意識、發(fā)現(xiàn)能力。把文本放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是一種極其有效的學習方式。3.探究法。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得知識的能力。 五、過程分析(一)課前預習①課前指導:指導學生閱讀學案中準備的有關徐志摩和寫作背景的資料。②指導學生誦讀文本,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體會感情。鑒賞詩歌離不開詩歌意象和有感情的誦讀,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詩歌寫了什么內容?從哪些句子看出來?勾畫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怎樣朗讀才能從分表達作者的感情?讓學生設計一個自己認為最值得探究的問題。讓學生設計一個自己認為本文最值得探究的問題。

  • 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六)說教學策略1.專題性海量的媒介信息必須加以選擇或者整合,以項目為依據(jù),進行信息篩選,形成專題性閱讀與交流;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信息“化零為整”的能力,提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學習的充實感。2.情境化情境教學應指向學生的應用,建構富有符合時代氣息的內容,與生活經(jīng)驗更加貼合,對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有所提升,在情境中能夠有效地進行交流。3.任務化以任務為導向的序列化學習,可以為學生構建學習路線圖、學習框架等具體任務引導;或以跨媒介的認識與應用為任務的設置引導;甚至以閱讀和交流作為序列化安排的實踐引導。4.整合性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是結合線上線下的資源,形成新的“超媒介”,也能實現(xiàn)對信息進行“深加工”,多種媒介的信息整合只為一個核心教學內容服務。5.互文性語言文字是語文之生命,我們是立足于語言文字的探討,音樂、圖像、視頻等文本與傳統(tǒng)語言文字文本形成互文,觸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立體化和具體化的感悟,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 《中國建筑的特征》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中國建筑的特征》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首先教師對作者進行簡單介紹,再要求學生速讀課文,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歸納全文思路,邊讀邊思考PPT上的問題。問題:全文可以分成幾部分?此環(huán)節(jié)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讀畢,我會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查反饋,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說出自己理解的寫作思路,最后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概括和總結,此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對中國建筑的特征整體把握,夯實學習本文的基礎,同時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實現(xiàn)長文短教,為析讀本文作好鋪墊。(三)析讀課文,質疑問難此環(huán)節(jié)是教學的重要階段,在這里,我會以新課標為基準,做到閱讀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啟發(fā)性,循序漸進性的原則。此環(huán)節(jié)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討論法和問答法分析中國建筑的特征。同學每四人為一小組討論PPT上展示的問題。

  • 《屈原列傳》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屈原列傳》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第一環(huán)節(jié):落實基礎,整體感知由于本課含有較多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如:“離騷者,猶離憂也”中的“離”通罹難的“罹”,以及注釋中并沒有出現(xiàn)的“齊與楚從親”的“從”通“縱”,合縱的意思。 “秦虎狼之地”中的“虎狼”是名詞做狀語。還有判斷句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等。字詞是學生讀懂文章的基礎,教師請數(shù)位學生通過逐段朗讀結合教師的講解,既訂正了字音,又梳理的文言實、虛詞和文言句式,體現(xiàn)了語文是基礎性和工具性學科。疏通字詞和句子后,教師請學生默讀課文,劃分層次,提取圈點出關鍵詞。學生邊讀邊思考,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本課提綱,教師根據(jù)學生答復適時板書。(板書內容見第四)此外,對于文本的第12自然段,出現(xiàn)了屈原和漁父的對話,教師請學生分角色朗讀,領會人物的情感,又可以活潑課堂氣氛和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求知欲。

  • 《過秦論》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過秦論》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三、教學方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節(jié)課的特點,為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分析文章的能力,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1、懸念導入法。用懸念導入能激發(fā)起學生對文言文閱讀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根據(jù)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的原則,選擇了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講授法。四、學法通過初中的學習,學生對古文知識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對這種古代散文比較少見,特別是敘史和議論結合的寫法更是陌生。所以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通過反復地誦讀,分析句型,對比句型的意思,達到疏通文意,這樣,學生通過朗讀理解法、質疑提問法、自主討論探究法能復述課文,了解文章層次,理解文章主旨含義。

  • 《諫太宗十思疏》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諫太宗十思疏》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三、說學法(一)學情分析經(jīng)過初中階段對文言文的學習,學生初步了解一些文言實詞的意見、常見虛詞的用法以及詞性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文言現(xiàn)象。但多靠機械記憶,忽略在文章內容及句義章法的理解把握前提下記憶。且較少對點滴的文言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二)學法指導1、圈點評注法學習課文時用一些簡單醒目的符號,在字、詞、句、段上勾畫,標記疑問,評注閱讀時的感受、體會。形成自己的圈點勾畫的符號系統(tǒng),使用符號時不應隨意變動,以便重讀復習文章。2、通過“粗讀”“通讀”“品讀”“齊讀”“個別范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及思路。在此前提下,設計遷移閱讀,引導學生觸類旁通,學以致用,達到以讀促說,以讀促寫。四、說教學程序(第一課時)

  • 《登高》說課稿(一)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登高》說課稿(一)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學生借助對對聯(lián)的賞析,回味杜甫窮年漂泊的一生,體會杜甫作為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讀書人,忠君念闕,心系蒼生的偉大情懷。(這一設計理念源于孟子所云:“誦其文,讀其詩,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敝苏撌朗氰b賞詩歌的第一步 )(二)研讀課文1、初讀,朗讀吟誦,感知韻律美。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懂句意,體會律詩的節(jié)奏、押韻的順暢之美。2、再讀,披詞入情,感受感情美。讓學生用一個字概括這首詩的情感內容。(此教學設計是從新課標要求的文學作品應先整體感知,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出發(fā)進行的設計。)其答案是一個“悲”字,由此輻射出兩個問題:詩人因何而“悲”?如何寫“悲”?(此問題設計順勢而出,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 《拿來主義》說課稿(四)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拿來主義》說課稿(四)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教學目標】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魯迅雜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目標:⑴知識與技能目標:把握文章思路、結構和觀點;揣摩魯迅雜文犀利、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⑵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運用因果論證和比喻論證的寫作手法。⑶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目標:正確對待中外文化遺產(chǎn),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教學重難點】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實情,確定教學重點如:學習因果論證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推理的邏輯性;揣摩魯迅雜文犀利、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確定教學難點如:學習掌握比喻論證的方法;明確為什么要實行“拿來主義”,著重認識送去主義的實質和危害。二、教學方法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盡可能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本文采用“疑問教學法”相對合適。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說課稿 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說課稿 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一、溫故導入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可以取得事半功信的教學效果。對于本節(jié)課我以溫故知新的方式導入,以蘇軾的《赤壁賦》和《念奴嬌》引導學生感受蘇軾的豪放和闊達,從學生熟悉領域出發(fā),引導學生探究他內心深處的“柔情似水”,感受他的“十年生死”之夢。二、誦讀感知(亮點一)《語文課程標準》中建議“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所以在本環(huán)節(jié)我將綜合運用聽、讀、問、答四種方式教學。首先通過多媒體聽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直觀感受蘇軾的痛徹心扉和傷心欲絕。其次指定學生誦讀,并在誦讀之后,由學生點評,加深學生對于斷句、輕重、快慢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本詞的凄苦哀怨。最后配樂讀,利用凄清的音樂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誦讀來表現(xiàn)詩中所蘊含的真摯之感。設計意圖:通過多種閱讀方法,反復閱讀本詞,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理解本詞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初步感受作者對妻子的摯愛之情和他的痛徹心扉,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 《說“木葉”》說課稿(二)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說“木葉”》說課稿(二)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一、說教材《說“木葉”》這篇文學論文位于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三單元。本單元對應課程標準的學習任務群是“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人文主題是“探索與創(chuàng)新”,語文素養(yǎng)是“學習閱讀知識性讀物,理清文章思路,學習闡釋說明、邏輯推理的方法,體會語言的嚴謹準確,發(fā)展科學思維”。《說“木葉”》提出了中國古典詩歌為何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fā)展為‘落木’的疑問”,繼而分析了“木”字的兩個藝術特征,解決了上述疑問,闡發(fā)了中國古典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二、說學情高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jīng)接觸過不少實用性論說類文本,例如統(tǒng)編版九年級上冊《論教養(yǎng)》《談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文章。本學段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論點、論據(jù)、論證”的相關知識,并且發(fā)展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為《說“木葉”》的講授提供了學習支架。但《說“木葉”》這篇文學論文,篇幅長達三千字,使用了專業(yè)術語,運用大量詩詞舉例,這些是給學生閱讀造成困難的原因。

  • 《說“木葉”》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說“木葉”》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這五個問題,主要從學情出發(fā),由淺入深,從感知到理論,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第三環(huán)節(jié):延伸探究、展示成果(多媒體顯示)走出文本,引入課外同類文學現(xiàn)象,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把教材作為一個例子,讓學生在深入的文學鑒賞中再次獲得語言的審美。同學們初步掌握了文學語言具有暗示性的性質后,還需鞏固、提升鑒賞能力!這里我采取的方法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文本,經(jīng)小組合作探究后,得出本組的鑒賞成果并加以展示,這里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問題是:1、 請結合下面三首詞的意境,選用殘紅、落紅、亂紅填空。2、 閱讀下面這些句子,理解“燕”在詞語中的暗示意義。該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 “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老師的適時點撥,讓學生的鑒賞思路更加清晰。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理解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 《再別康橋》說課稿(一) 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再別康橋》說課稿(一) 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2.對比聯(lián)想法。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對《再別康橋》中康橋美景的賞析和意象進行解讀,引導學生欣賞詩歌的畫面美,從而受到審美的體驗。3.探究式學習法。引導學生對《再別康橋》情感和主題的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三、學法1、誦讀法 加強誦讀,這是閱讀詩詞的一般方法。2、體悟法 通過意象把握情感,主要是讓學生設身處地走進雨巷去感悟。3、聯(lián)想比較法 通過與詩人的其他作品的比較學習,體會創(chuàng)作風格及作者情感。四、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自古以來,離別總免不了沉重的愁緒。比如王維《宋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柳永《雨霖鈴》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正所謂自古多情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啊。(設計目的:以離別主題的詩歌導入課文,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課文情境。)

  • 《念奴嬌·過洞庭》說課稿  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念奴嬌·過洞庭》說課稿 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明確:1.“孤光”象征受讒并被貶到邊地的作者,表達了孤獨落寞、憂讒畏譏、去國懷鄉(xiāng)之情。2.“冰雪”運用比喻形容作者的心胸,表現(xiàn)了作者高潔的內在品格。3.“孤光”與“冰雪”相互映襯,月之明襯托了冰之潔,反之亦然,類似“素月”與“明河”的相互關系。4.“自照”中“自”表現(xiàn)了作者淡然自適與傲岸不羈的處世心態(tài),“孤光自照”屬于托物言志。問題7:分析下片第二、三句的表達效果明確:1.“短發(fā)蕭騷”的細節(jié)描寫表明作者年歲已高,壯志難酬,暗含凄涼惆悵之情。2.“襟袖冷”與“滄浪”暗示環(huán)境轉向驚濤拍岸,風起云涌,渲染、象征險惡的仕途與坎坷的人生。3.“穩(wěn)泛”反襯了作者安然自若的淡定心態(tài)、放浪形骸的偉岸風骨與超越現(xiàn)實的自由主義的進取精神。

  • 《包身工》說課稿(二)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包身工》說課稿(二)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3、通過分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在典型環(huán)境中刻畫出典型人物的。(設計意圖:因為《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把握報告文學的語言特色,所以需要分析文中重點語句的語言特色。同時,由于報告文學的藝術價值體現(xiàn)在文學性上,它不能像新聞報道那樣,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須刻畫人物形象,必須有環(huán)境等方面的描寫,加強語言的藝術感染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分析。)三、課時安排:兩課時四、教學設計:(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1、通過表格來對比分析報告文學與新聞的異同點。使學生明確理解到報告文學的藝術價值在于它的文學性,而其文學性主要通過對人物的刻畫、環(huán)境的描寫等方面的文學手段的綜合運用。2、為了更好的了解本文,要學生相互分享收集到的時代背景資料及作者簡介。3、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本文的表層結構,初步感知到本文的表層結構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敘述描寫包身工一天的活動及按事物發(fā)展的順序敘述包身工制度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及膨大。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13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