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必修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說課稿2篇

  • 《氓》說課稿-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氓》說課稿-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將子無怒”急于成婚,至于發(fā)怒,表現出急躁的性格特征;“二三其德”,又表現出他品德的敗壞;“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婚后的暴躁,婚前的熱烈,婚后的離棄,兩相對照,則揭示了他的虛偽自私??傊ナ莻€性情狂暴、違背諾言、始愛終棄、不負責任、自私的負心漢。設計意圖:用流行語概念引導學生去解讀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3、探究《氓》中造成女子婚姻悲劇和痛苦的原因有哪些?個人原因:①氓的三心二意,不負責任。文中說“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女子怨恨的正是自己甘心貧困,辛苦操勞,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終還是被丈夫遺棄。②女子在經濟上政治上處于附屬地位。她生活天地狹小,生活的幸福與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個對感情對家庭不負責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③性格悲劇。在男權社會中,女子在婚前行為草率,她與氓的戀愛缺乏牢固的思想基礎,對氓的人品認識不足,認人不清導致的悲劇。社會的原因:

  • 《夢游天姥吟留別》說課稿 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夢游天姥吟留別》說課稿 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說教材】《夢游天姥吟留別》是部編版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古詩詞。這個單元以生命的詩意為主題,匯集了不同時期、不同體式的詩詞名作。本詩的作者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他以瑰麗的想象,在這首詩中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迷離的夢境。整首詩以七言為主,但不拘格律限制,行筆恣意灑脫,寄寓了自己深沉的身世之感【說學情】初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側重識記背誦,學生具備了一些文體知識,但還缺乏對古典詩歌進行系統(tǒng)性鑒賞的能力,進入高中階段,需要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本表層含義的基礎上,深入解讀詩歌、表達自己的見解?!菊f教學目標】根據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我確立了這四個教學目標。語言方面,要能熟讀內容,結合注釋疏通文意,把握文中的關鍵字、詞、句的含義。思維方面,緣景明情,在誦讀過程中分析、感悟詩歌內容。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方面,要能鑒賞夢游的意境,體會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提高鑒賞能力;文化方面,要能夠品味詩人情感,感受其追求自由、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

  • 《念奴嬌 赤壁懷古》說課稿(一)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念奴嬌 赤壁懷古》說課稿(一)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一、說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念奴嬌﹒赤壁懷古》是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9課的課文。它與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李清照的《聲聲慢》共同入選該冊教材第三單元閱讀古詩詞,感悟人生這一學習專題。本詞是蘇軾的代表作,也是豪放詞的名篇,在古詩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優(yōu)美的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學習這些詩詞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古代詩詞作品的能力,在分析、鑒賞中感悟前人豐饒的情思,博大的智慧,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文化品味。這首詞寫于元豐五年,是蘇軾被貶黃州游赤鼻磯所作。本詞感情激蕩,意境雄渾壯闊。全詞融寫景、詠史、抒情為一體。通過學習,學生可以獲得一些鑒賞詩詞的基本要領,領略壯闊意境,感受豪放詞風;同時學習蘇軾在逆境中依然樂觀曠達的人生觀。

  • 《念奴嬌·過洞庭》說課稿  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念奴嬌·過洞庭》說課稿 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明確:1.“孤光”象征受讒并被貶到邊地的作者,表達了孤獨落寞、憂讒畏譏、去國懷鄉(xiāng)之情。2.“冰雪”運用比喻形容作者的心胸,表現了作者高潔的內在品格。3.“孤光”與“冰雪”相互映襯,月之明襯托了冰之潔,反之亦然,類似“素月”與“明河”的相互關系。4.“自照”中“自”表現了作者淡然自適與傲岸不羈的處世心態(tài),“孤光自照”屬于托物言志。問題7:分析下片第二、三句的表達效果明確:1.“短發(fā)蕭騷”的細節(jié)描寫表明作者年歲已高,壯志難酬,暗含凄涼惆悵之情。2.“襟袖冷”與“滄浪”暗示環(huán)境轉向驚濤拍岸,風起云涌,渲染、象征險惡的仕途與坎坷的人生。3.“穩(wěn)泛”反襯了作者安然自若的淡定心態(tài)、放浪形骸的偉岸風骨與超越現實的自由主義的進取精神。

  • 《拿來主義》說課稿(一) 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拿來主義》說課稿(一) 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三)說目標鑒于以上學情分析,結合單元學習任務群——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定位,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通過設置任務情境,帶領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表達的有針對性、論述的層次邏輯性以及感受文章蘊含的批判力量。其中以表達的有針對性為教學重點,以論述的層次邏輯性為難點。(四)說理念根據課標和教材特點,結合學情,授課將依托“學為中學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等,積極開展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三、教學實施(一)設定學習情境為引導廣大學生合理對待外來文化,學校辯論社擬設定辯題——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展開辯論。有同學說堅決抵制外來文化(正方),也有同學說要積極吸收(反方)……那么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辯手,你將在《拿來主義》中如何擷取素材呢?

  • 《聲聲慢(尋尋覓覓)》說課稿 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聲聲慢(尋尋覓覓)》說課稿 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5、賞析詩歌:(1)結合書本注釋,讀懂詩意。并找出詩中最能體現“愁”情的詞句。(2)分析疊詞的作用(3)選擇一個自己有感觸的意象,聯(lián)系你接觸過的詩文,小組討論這個意象在詞中有什么象征意義?以上這些意象,營造出了一種怎樣的意境?(設計說明: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重視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考綱對古代詩文閱讀的要求,聯(lián)系高考對詩歌的語言、形象、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考查范圍。我認為詩歌教學應注重把握詩歌內容,領略其藝術特色,從而體會其情感。所以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問題設置上我以愁情引入,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詩歌賞析步驟,通過把握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的哀情。)

  • 《陳情表》說課稿(二)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陳情表》說課稿(二)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概括出祖母的形象:祖母是一位對我恩重如山,身纏重病,風燭殘年的老人。(緊扣“嬰”,)了解作者身世:“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保ǜ爬鞔_:“孤苦”“孤弱”,突出“孤”)【先分析“應該盡忠”和“不得不去盡忠”,再分析“不能去盡忠”,避免了串講課文的平淡與枯燥,使課堂有了波瀾?!浚ㄈ┳穯柼骄?,察理析忠孝問題:只說自身孤苦、祖母多病是“以情動人”,或許能打動一個君王,但是對于像晉武帝這樣一個君王就很難說了。晉武帝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君王?李密又是用什么理由說服他的呢?其間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機變和才智呢?

  • 《峨日朵雪峰之側》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峨日朵雪峰之側》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二)朗讀詩歌,整體感知好詩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在整體感知階段,綜合利用自由朗讀、齊讀和示范朗讀,讓學生借助誦讀走進詩歌。 設計意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育中,提倡誦讀,因為這種方式是心、口、耳、目并用,感知的強度比單一感官的感受極大增強,語感的生成速度和品質都會提高。”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語言建構與運用”也要求采用語感與語理相互促進的辦法來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而語感與語理的培養(yǎng)離不開“誦讀”這一活動。多讀幾遍,不僅可使其義自見,也可使其意自明、其理自通、其氣自涌。(三)鑒賞詩歌,重點突破在多樣的朗讀活動之后,我們不難發(fā)現,這一首現代詩,它在語意和詩意理解上并不像古典詩歌那樣有著語言、歷史及手法方面的障礙。但是,這并不代表現代詩就不值得仔細品味、認真咀嚼,經典的現代詩依然有著其濃濃的詩味和詩性。我將借助古典詩歌鑒賞方法來指導學生解讀現代詩歌。我們先從學生最熟悉、賞析起來最容易的修辭手法入手,學生呈現了以下自主學習的成果。

  • 《陳情表》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陳情表》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4、學習任務三:品讀,賞析特色,深入探究。(解決“為什么這么陳情“的問題)文學史上,以獲得“高難度”的險助而又收“高效率”奇功的,首推李密的《陳情表》?!翱咕?、“逆圣旨”,李密是為“辭不赴命”而上書的。讓學生再讀課文,結合導學案中的背景介紹,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陳情。 【方法導引】再讀文本,深入思考作者除了從親情入手打動晉武帝,還從哪些方面陳情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要求: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梳理歸納,到黑板上展示。教師補充歸納:本文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李密是亡國舊臣,惹惱晉武帝,會被株連九族。先以祖孫相依為命的親情凄切婉轉的表明心意,喚起晉武帝的憐憫之心,再以“報國恩”“徇私情”的兩難和朝廷以“孝”治國以及自己為官追求等,打消皇帝疑慮,最終提出先盡孝后盡忠的解決方案,以情動人,構思縝密。整篇《陳情表》密布著感情的濃云,陳情于事,寓理于情,凄惻動人。

  • 《短歌行》說課稿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短歌行》說課稿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第二課時為知人。即利用預習所查到的資料、學生之間的分享以及教師預備的材料,合作探究三個問題:曹操為何如此渴望賢才?天下歸心的愿望是否實現?如何評價曹操?本課時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從劉備、曹丕、晚年曹操等多重角度評價曹操,自領角色,利用資料有邏輯地證明自己的觀點。教師出示不同學者評價,師生共同研討評價的技巧和原則,嘗試寫作短小文學評論。這是解決憂的果。第三課時為回味。創(chuàng)設誦讀比賽的情境,在比賽和評價中研討標點符號的作用,如何讀出曹操詩歌獨特的特點,以及帶著對曹操的認識讀出自己的理解。(每組評出最佳朗讀者和最佳評論員,上傳優(yōu)秀視頻)。這是為了讓學生最后讀出憂。第五,板書設計。以上是我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的板書,體現了分析本首詩的基本思路和學習方法。

  •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四、 學法指導1、查閱資料,了解詩人寫這首詩的處境,通過知人論世,理解詩歌。2、反復誦讀,聯(lián)系具體語境,品味詩歌的內涵,感受詩歌的意蘊。3、欣賞詩人相關的其他作品及名言,在理解、感受詩歌的基礎上,領會詩人在詩歌中傳達出來的精神,樹立自我意識。五、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一 常識補充1、文學革命:開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學改良運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fā)展,是適應以思想革命為主要內容的新文化運動而發(fā)生的。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轉向對封建主義文學的攻擊,反對文言,提倡白話,反對舊文學,是提倡新文學的一場文學革命運動。在中國文學史上豎起一個鮮明的界碑,標示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主要從詩歌、小說、戲劇、散文四個文學領域開展。2、① 現代詩歌:指“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詩歌。中國近現代詩歌的主體新詩,誕生于“五四”新文化運動。

  • 《荷塘月色 》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荷塘月色 》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一、說目標本課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有三:1.學習《荷塘月色》中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新鮮貼切的比喻、通感所產生的表達效果。2.通過朗讀、品讀、賞讀,掌握《荷塘月色》描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的結構。3.了解心中情和筆下景,體會本文感性與理性交織構成的獨特情致,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我確定以上目標的依據有三:一是基于對新課標的理解: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初步鑒賞文學作品?!倍腔趯滩牡恼J識:《荷塘月色》作為本單元第一篇課文,承擔著奠定基礎的任務,即幫助學生通過閱讀本課,理解和明確散文應該“讀什么”和學會散文應該“怎么讀”,然后在學習《故都的秋》和《囚綠記》的過程中去實踐、檢驗、修正,不斷增強散文鑒賞的能力,從而提高審美情趣。

  • 《諫太宗十思疏》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諫太宗十思疏》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三、說學法(一)學情分析經過初中階段對文言文的學習,學生初步了解一些文言實詞的意見、常見虛詞的用法以及詞性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文言現象。但多靠機械記憶,忽略在文章內容及句義章法的理解把握前提下記憶。且較少對點滴的文言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二)學法指導1、圈點評注法學習課文時用一些簡單醒目的符號,在字、詞、句、段上勾畫,標記疑問,評注閱讀時的感受、體會。形成自己的圈點勾畫的符號系統(tǒng),使用符號時不應隨意變動,以便重讀復習文章。2、通過“粗讀”“通讀”“品讀”“齊讀”“個別范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及思路。在此前提下,設計遷移閱讀,引導學生觸類旁通,學以致用,達到以讀促說,以讀促寫。四、說教學程序(第一課時)

  • 《荷塘月色》說課稿 (三)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荷塘月色》說課稿 (三)2022—2023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環(huán)節(jié)二,在品讀過程中把重點字詞的讀音和意義融入其中。這是新課程標準的體現環(huán)節(jié)三,提出問題: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文中是怎樣變化的?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再次自讀課文。三、仔細品讀,把握感情。引導學生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 賞析語段,品味語言,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調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假設眼前有一片荷塘,設問學生會看到什么?很自然會看到:葉,花,聞到花香。在此基礎上逐步引導學生賞析課文精彩語段四、五自然段,當然教師要作必要的啟發(fā)指點,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處,以下僅舉一例: 荷香與歌聲有什么可比的共同點?(領會通感手法的運用)在點撥通感這一修辭手法時,我舉了詩人艾青描寫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的話:“你的眼睛在,你的耳朵在傾聽。”這個例子能詩意的解釋通感這一修辭手法。

  • 《蜀道難》說課稿(三)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蜀道難》說課稿(三)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3)夸張到極致的技巧: (學生尋找出詩歌中的夸張語句,談出感受) (4)多樣的詩歌意境: 為了表達主觀感受與目的的需要,詩歌中構織不同的意境:高峻、宏偉、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種意境均有描繪,而這些意境又統(tǒng)統(tǒng)表現一個“難”字。 (5)神秘的傳說: “五丁開山”“太陽神回車”“子規(guī)哀啼”等傳說的出現,使全詩籠罩一種神秘氣氛,也從另一個角度表現出了一個“難”字。 2、明確詩歌的主旨和情感。 這首詩以詠嘆為基調,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而戰(zhàn)禍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險給割據者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的緣故。因此,對軍事叛亂的警惕正是詩人的主旨所在。“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其表達的要義。(設計目的在于:1、全面把握詩歌的藝術特色,以便學生寫作借鑒,掌握作文的技巧。2、把握詩歌主旨,更深刻理解詩人的情感)

  • 《蜀相》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蜀相》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我將本節(jié)課分為三個部分:1.情境導入先運用多媒體,展示電影《赤壁》的幾張圖片,通過“赤壁之戰(zhàn)”將三國時期這場經典戰(zhàn)爭諸葛亮的智謀呈現給學生,吸引學生走進歷史,激發(fā)想象力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過后,再向他們說,這只是歷史中的一部分,在“赤壁之戰(zhàn)”前后,諸葛亮一生的故事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蜀相》,他是怎樣用精辟的詩句概括的。2.講授新課在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后,迅速將他們帶入課文講授階段。第一,進行作者介紹,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整體上把握詩人的經歷、寫作技巧、藝術風格及寫作背景。第二,多誦讀,多推敲,理解詩中的言外之意。第三,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感受詩人憂國憂民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 《永遇樂 · 京口北固亭懷古》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永遇樂 · 京口北固亭懷古》說課稿(一)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三)以讀帶講,感知文本1.學生朗讀首先我會讓學生結合書下的注釋自由大聲的朗讀本篇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感知詞意。此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在誦讀中解決詞中的生字困難,疏通文意。2.教師范讀我會聲情并茂、感情充沛的進行配樂朗誦。此環(huán)節(jié)力求讓學生感受到詞的音樂美,懂得詞的朗誦方法,為深入理解詞的內容做準備。(四)精講細讀,深入文本此環(huán)節(jié)主要解決本課的重點,所以我會運用合作教學法和點撥教學法引導學生分析詞中典故,探討作者寫作目的。首先我將學生分為孫權劉裕組、劉義隆組、拓跋燾組、廉頗組四個小組。然后對這四個小組分別提出思考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解決我提出的問題。在學生討論結束后分別找每個小組中的一位同學回答,并引導點撥學生答案。孫權劉裕組:

  • 《項脊軒志》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項脊軒志》說課稿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1.誦讀法。鑒賞文學作品應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進行,在誦讀的過程中,學生聲情并茂,有利于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2.情景教學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點撥、討論法。學生對老師設置的思考題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討論,得出比較準確的答案,老師在適當的時候給以點撥。學法:“新課標”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學生“學會學習”比“學會什么”更為重要,因此我設計如下學法:1、自主學習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目的明確,學生邊讀邊思考問題,并簡單分析散文的結構和作者所表達的情感。2、合作探究法: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選擇一個自己感受最深的語段以及文中的重點詞語去探討作者是怎樣表達他的悲痛之情的,然后交流各自的體會。

  • 《再別康橋》說課稿(三)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再別康橋》說課稿(三)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四、教法與學法1.誦讀法,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尤其是《再別康橋》這樣一首意境很美的詩歌,更需要通過誦讀去感受詩中的情感、韻味,把握其中的美。誦讀方式可以范讀、齊讀等多種方式。2.發(fā)現法,新課程標準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意識、發(fā)現能力。把文本放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發(fā)現,去探究,是一種極其有效的學習方式。3.探究法。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得知識的能力。 五、過程分析(一)課前預習①課前指導:指導學生閱讀學案中準備的有關徐志摩和寫作背景的資料。②指導學生誦讀文本,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體會感情。鑒賞詩歌離不開詩歌意象和有感情的誦讀,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詩歌寫了什么內容?從哪些句子看出來?勾畫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怎樣朗讀才能從分表達作者的感情?讓學生設計一個自己認為最值得探究的問題。讓學生設計一個自己認為本文最值得探究的問題。

  • 《再別康橋》說課稿(一) 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再別康橋》說課稿(一) 2020-2021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2.對比聯(lián)想法。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對《再別康橋》中康橋美景的賞析和意象進行解讀,引導學生欣賞詩歌的畫面美,從而受到審美的體驗。3.探究式學習法。引導學生對《再別康橋》情感和主題的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三、學法1、誦讀法 加強誦讀,這是閱讀詩詞的一般方法。2、體悟法 通過意象把握情感,主要是讓學生設身處地走進雨巷去感悟。3、聯(lián)想比較法 通過與詩人的其他作品的比較學習,體會創(chuàng)作風格及作者情感。四、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自古以來,離別總免不了沉重的愁緒。比如王維《宋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柳永《雨霖鈴》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正所謂自古多情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啊。(設計目的:以離別主題的詩歌導入課文,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課文情境。)

上一頁123...616263646566676869707172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